JACC近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所应用的小剂量辐射可导致DNA及细胞损伤,并可增加细胞修复及凋亡相关细胞的表达。虽然,CT血管造影所损伤的大部分细胞可得以修复,但还是有小部分会死亡。
研究者斯坦福大学的PatriciaNguyen及其同事对从美国两家医学中心入选的~年间67例行心脏CT血管造影患者的分析显示,受试患者的平均辐射剂量为29.8mSv,辐射暴露后DNA损伤增加3.39%。高达70%的患者行CT血管造影后至少出现一种DNA损伤蛋白标志物的磷酸化水平增加幅度超过2%,其中最常受影响的蛋白是ATM蛋白。此外,研究发现,在辐射剂量≤7.5mSv的应用双源扫描仪行冠脉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未见上述DNA损伤蛋白标志物的磷酸化证据。这提示,DNA损伤与辐射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通常较大剂量的辐射可导致更多损伤。可喜的是,大多数损伤细胞能够得以恢复。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患者的细胞会出现显著凋亡,尤以辐射暴露剂量≥20mSv者细胞凋亡更显著,且细胞凋亡情况与DNA损伤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辐射可导致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DNA损伤调节的多种生物学通路以及参与机体对DNA损伤反应的基因(DDB2、XRCC4和BAX)表达的变化。
研究者指出,若造影剂暴露所损伤的细胞不能得到修复,则可能会导致DNA损伤进而引发细胞突变。因此,虽然心脏CT血管造影是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应用时应尽可能地采用最小辐射剂量,并积极开展进一步研究寻找能够保护患者不受辐射暴露潜在不良影响的新试剂。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