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如*豆大,左右各一。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不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或囊肿。
3.圆韧带,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维持其盆正中位置。主韧带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4.骨盆是由左右两块髋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5.入口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骨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人口平面重要的径线。
6.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l3cm。
7.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8.狭义的会阴是指位于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又称为会阴体,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表面为皮肤、筋膜、内层为会阴中心键(即部分肛提肌)。会阴伸展性很大。
9.青春期是指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性成熟期是生殖能力最旺盛的阶段。
10.雌激素分泌有两个高峰,分别为排卵前和*体发育成熟时(排卵后7~8天)。
11.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12.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是生理过程,全程约40周。
13.底蜕膜指与囊胚内细胞团端滋养层接触的内膜,包蜕膜指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的覆盖官腔其他部分的内膜称真蜕膜。妊娠l4~16周因羊膜腔明显增大,包蜕膜与真蜕膜逐渐融合,子宫腔消失。
14.脐带长30~70cm,平均50cm,内有一条管腔大而管壁薄的脐静脉和两条管腔小而管壁厚的脐动脉。
15.妊娠最初8周称为胚胎,8周末初具人形,超声显像可见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身长体重计算公式:
妊娠20周前:身长(cm)=妊娠月数的平方;体重(g)=妊娠月数的立方×2;妊娠20周后:身长(cm)=妊娠月数×5;体重(g)=妊娠月数的立方×3。
16.血容量自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约增加35%,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17.妊娠期心脏向左、上、前移位,大血管扭曲,故心电轴左偏,在心尖区及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18.超声检查最早在5周时可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
19.妊娠12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以后称为晚期妊娠。
20.妊娠早期,子宫颈变软,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Hegarsign)。
21.枕先露以枕骨为指示点;面先露以颏骨为指示点;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22.胎动计数是孕妇自我监护儿宫内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监测胎动可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l2小时的胎动数在30次或以上,如12小时内胎动次数累计10次应考虑胎儿宫内缺氧。
23.四部触诊可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是否衔接。诊断不清时可肛诊协助。第一步为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分辨宫底的胎儿部分。第二步为检查者两手分别腹部左右两侧,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第三部单手操作,查清先露部及是否衔接。第四部面向孕妇足端,复核先露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24.髂棘间径测量的是两侧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二者间接反映骨盆入口横径的大小。
25.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的分娩称足月产;28至37周之间的分娩称早产,42周以后的分娩称过期产。
26.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软组织所构成的一弯曲通道。
27.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的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28.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间歇5~6min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29.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l~2小时,经产妇需几分钟或1小时内。
30.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区别不大,均不超过30min。
31.第一产程一旦破膜,应立即听胎心音,观察羊水的性状、颜色和量,并记录破膜时间。
32.第二产程宫缩的频率及强度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约1min或以上,间歇时间1~2min,若仍未破膜,应立即人工破膜。
33.新生儿Apgar评分的五项依据是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喉反射。
34.产后当日,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产后1日,由于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上升至平脐,以膈每日下降1~2cm(一横指),至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内,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35.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称产后宫缩痛,2~3日自然消失。多发生于哺乳时,多见于经产妇。
36.先兆流产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停经后阴道少量流血,一般少于月经量。
37.平素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过期妊娠。过期妊娠围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高。
3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多胎妊娠、慢性肾炎、糖尿病等。
39.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
40.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多数病人有6~8周停经史,病人可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严重出血者可发生休克。
41.异位妊娠患者妊娠试验亦有假阴性存在,故阴性不排除。
42.病理检查官腔内容物仅见蜕膜样变组织而不见绒毛,有助于排除宫内妊娠,见到绒毛组织可排除宫外孕。
43.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多有诱因,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44.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损伤、多胎、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都是前置胎盘的诱因。
45.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大小与孕周柑符,胎位清楚,胎心多正常;胎盘影响胎先露入盆,故胎先露高浮甚至胎位异常。
46.完全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全部为胎盘组织所覆盖。
47.部分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部分为胎盘组织覆盖。
48.边缘性前置胎血: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不超过子宫颈内口。
49.妊娠28周以前不宜诊断前置胎盘。
50.前置胎盘患者妇科检查无宫颈抬举痛,宫颈有炎症的表现不影响诊断。
51.接受保守治疗的前置胎盘患者,禁止阴道检查及肛查,嘱孕妇取左侧卧位休息,定时间断吸氧。
52.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高,故属高危妊娠。
53.多胎妊娠的并发症有流产、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和早产。
54.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g者称为巨大胎儿。通过正常产道常发生困难,发生肩性难产机会多,需手术助产。
55.胎儿窘迫的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严重者胎心消失。
56.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加快或减慢,羊水胎粪污染和胎儿头皮血pH值下降等。
57.Apgar评分4~7分的新生儿属于轻度(青紫)窒息。
58.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属于重度(苍白)窒息。
59.重度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有: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亘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60.胎膜早破可致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61.试纸测定阴道流液,pH≥7协助诊断胎膜早破。
62.胎膜早破胎先露未衔接的产妇及时住院,绝对卧床休息,头低臀高左侧卧,注意胎心率监测。
63.胎膜早破孕妇禁忌灌肠,避免不必要的阴查和肛查。
64.胎膜早破孕周小于35周者,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mg),促进胎肺成熟。
65.脐带脱垂的典型症状是胎膜已破,胎心率突然改变。
66.脐带脱垂主要原因是先露异常。
67.心功能分级是决定能否继续妊娠的依据。心功能Ⅰ~Ⅱ级不需终止妊娠。加强围生期保健,控制感染。Ⅲ~Ⅳ级者不宜妊娠,如已妊娠,人工流产术。若已发生心力衰竭应等病情控制后再终止妊娠。
68.妊娠合并心脏病者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产程开始即开始抗生素预防感染。
69.合并心脏病的孕妇,第二产程避免产妇屏气用力,协助医生行阴道手术助产缩短产程。出血较多者加强宫缩时禁用麦角新碱。
70.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产后3日尤其24小时内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护生命体征,正确识别心衰征象。至少住院观察2周。
71.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有便秘者给缓泻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至产后1周左右。
72.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产后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每日至少l0小时睡眠(比正常产妇多)。
73.糖尿病可发生巨大儿、胎儿生长,胎儿畸形、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和酮症酸中*。
74.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如有异常一般选择36周左右终止妊娠。
75.孕妇患重度贫血时,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及死胎等。
76.协调性宫缩乏力的表现是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胎头下降缓慢,产程延长。/lo0g/l血细胞比容0.30或红细胞计数
77.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l小时尚未分娩,称第二产程延长。
78.潜伏期延长,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79.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可酌情给镇静剂,恢复协调之前禁用缩宫素。
80.宫缩乏力的常见原因为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子宫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无大量使用催产素。
81.宫缩乏力对产妇的影响:产程延长,休息不好,进食少,可出现肠胀气等均使感染机会增加,引起产后出血。
82.协调性宫缩乏力,应加强宫缩,排空充盈的膀胱和直肠,给予温肥皂水灌肠。宫颈口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必须专人监护。
83.女性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狭窄,入口正常,属于漏斗骨盆。
84.可疑头盆不称或有轻度头盆不称者,在严密监护下可以试产2~4小时。
85.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为均小骨盆。
86.骨盆出口狭窄者不宜试产。若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多数可经阴道分娩;两者之和为13~15cm者,多数需阴道助产。
87.臀先露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
88.肩先露最不好,足月活胎不可娩出。
89.持续性枕后位避免过早用止痛剂,可采取胎背对侧卧位。
90.臀位30周者可采取胸膝卧位,纠正胎位。
9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与70%~80%。
92.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后阴道多量出血,子宫软,轮廓不清。
93.软产道损伤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呈鲜红色能自凝。
94.胎盘滞留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前阴道出血,胎儿娩出后活动性出血。
95.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特点:胎盘娩出前、后持续阴道流血,多而不凝。
96.产后出血处理要点:迅速止血,扩容、抢救休克,预防感染。
97.胎盘剥离后滞留,轻拉脐带协助娩出。
98.胎盘粘连、剥离不全行徒手剥离胎盘术。
99.胎盘嵌顿可手取胎盘,无效时可在乙醚麻酸醉下取出胎盘。
.胎盘植入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不能强行手取。
.软产道裂伤所致产后出血者协助医生查找裂伤,及时缝合止血。
.羊水栓塞发病急,病情凶险,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在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也可发生在妊娠早、中期的流产、引产或钳刮术中,但情况较缓和,极少造成产妇死亡。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多发生于经产妇,特别是多产妇。
.子宫破裂产妇突然感觉到下腹部发生一阵撕裂样的剧痛之后腹部疼痛缓解,子宫收缩停止。此刻稍感舒适后即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子宫破裂的病因有梗阻性难产、子宫瘢痕、宫缩剂使用不当和手术创伤。
.先兆子宫破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子宫收缩,如乙醚全麻或肌注哌替啶。尽快行剖宫产术,迅速结束分娩。
.先兆子宫破裂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形成病理性缩复环、下腹部压痛、胎心率改变及血尿出现。
.产褥感染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在产后3~4日发病,轻者低热,下腹部疼痛,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子宫有压痛,宫底高而软。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盆腔及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在产后1~2周发病,寒战高热,多为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皮肤发白,称股白肿。
.协助或指导产褥感染产妇采取半卧位或臀低位,可采取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产褥期体温高于38℃者停止哺乳,超过39℃者给予物理降理。
.产褥期会阴水肿疼痛者,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产褥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病原体以厌氧菌为主。
.晚期产后出血多于产后1~2周内发生,也可推迟6~8周甚至10周发生。
.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3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