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裂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唐山大地震四十年让时间将记忆更新
TUhjnbcbe - 2021/5/6 13:12:00
年的今天,一场7.8级大地震让一座城市瞬间变为废墟,24万人丧生,震撼世界!西方媒体甚至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抹去”。今日唐山,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傲然屹立渤海之滨。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祭奠历史,悼念遇难者,逝去的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还有机会努力珍惜每一个明天。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这一刻,让时间将我们的记忆更新。-唐山大地震四十年城市风貌对比

年的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四千多个孩子成了孤儿。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对唐山人民来说却是刻骨铭心、记忆永远的。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和引导唐山人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上图):今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城区。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中图):今年7月16日拍摄的唐山市新华道与建设路交口。

黑白照片(右图):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今年7月23日拍摄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夜景。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中图):今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城区。

黑白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上左图):今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市南湖公园。

黑色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上左图):今年7月9日拍摄的唐山世园会南湖景区。

黑色照片:大地震后,唐山化为一片废墟(年7月28日);彩色照片(上右图):今年7月18日拍摄的唐山市云天广场。

-唐山大地震四十年他们这样走来《震“撼”》之一

震后一小时,外科医院,这一去就是两天两夜

“医院去”

回忆:

年,朱芝做为护士被分医院,年经过考试成为外科唯一一名女医生。

“当时我的第医院去,伤员需要我。”朱芝说,地震发生后,医院医生少,只有八名外科医生。“医院,孩子拽着我的衣服不放手,他们心里害怕啊,”。由于丈夫早逝,朱芝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她是孩子完全的依靠。但地震发生仅一个小时之后,朱芝就把十三岁的女儿和十二岁的儿子托付给邻居,医院,这一去就是两天两夜。

医院,伤员家属立即将朱芝围住,她马上忙着为伤员检查、施救,但伤员越来越多,有的人伤势很重。此时,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在游泳池旁设立了医疗点。因为人少,物力不足,设备也没有,朱芝和同事们只能先为伤员做应急处理,缝合大的挫裂伤。没有手术台,他们就一直蹲着给躺在门板上的伤员缝合。

朱芝回忆说,当时有的伤员是开放粉碎性骨折,需要截肢,没法麻醉就扎一针吗啡,从踝关节处截掉。有气血胸的,呼吸困难,大夫们就用粗针头给做个简易闭式引流,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她说,当时很多伤员的情况是必须住院治疗的,但由于条件有限,只能靠医护人员努力弥补。

当朱芝终于抽空回家时,才发现儿子受了伤自己都不知道。看到白大褂沾满血渍的妈妈,女儿哽咽着说:“妈妈,我们好想你啊。”朱芝得知两天来姐弟俩下雨时,只能打着伞顶着塑料布,晚上睡在门板上,和隔壁家的邻居一起吃饭,内心非常内疚。即使如此,她也只是陪了孩子医院。朱芝说,那些日子自己经常顾不上喝水、吃饭,累得手直发抖,但当看到一个个被挽救的伤员,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高兴。

现状:

震后的日子里,朱芝工作和生活一肩挑,把一双儿女精心养育成人。退休之后,她的日子安排的得满满当当、充满乐趣。

83岁的朱芝至医院对面的小区,虽然腿脚不方便,但社区里举办义诊活动她一次都没有落下过,依旧是人们信赖的朱大夫。直到现在,还有被朱芝在地震中救治的人到家中致谢。“我怎么能离开这里?”老人平静地说。

《震“撼”》之二

地震发生时,少年李澍晔被书救下一命,此后成为作家的他写防灾避险图书,帮幸存者心理疏导

“那是人类最勇敢的时候”

回忆:

40年前的7月28日,唐山市路北区南福庄5街2号的开滦煤矿职工大院。这一天太热了,12岁的男孩李澍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也不知什么时候迷瞪入梦,再醒来时,他已被压在废墟瓦砾下,无法动弹,眼睛也迷住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男孩扯着嗓子喊了会儿“毛主席万岁”、“救命啊”、“解放*万岁”后,废墟的尘土扑进他敞开的喉咙里,他渐渐昏迷了过去……

再次苏醒时,他听到了父亲的声音,“澍晔、澍晔……”那已是震后十几个小时了,男孩拼命地回应父亲的嘶喊,可父亲依然在空洞地喊他的名字,似乎听不到他的回应。

直到被从废墟里刨出来,男孩才知道,发生的是地震。

在开滦煤矿工作的李澍晔父亲,地震之时灵敏地从窗口一跃而出,保住了性命,却被窗梁砸中肾脏部位。他毕业自清华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和两个路过的解放*一起,用“掏洞法”从废墟底下把自己的儿子掏了出来。李澍晔被扒出来的时候,发现站在他面前的父亲肾脏被砸开了,全身跟血人一样。

地震不能耽误生产、工作、学习。9月1日,唐山的学校正式开学了。没教室,解放*在废墟上盖起了简易房;没师资,还带着伤,一名老师就带起了五六个班授课。这个李澍晔永生难忘的夏天,正是他小学升初中的暑假,8月里,唐山一中的老师就上澍晔家来拜访了,让他记得要去一中报到。“我在小学五年级就是体育苗子,那个夏天,老师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一家一户的拜访,看看体育苗子是不是还活着,能不能招来上学。”9月1日,唐山一中大操场,幸存的师生们听校长发表开学致辞。校长说:“地震震不倒唐山一中的师生!我们从废墟上开始上学了!”这句话至今在李澍晔脑袋里回响。

李澍晔的两个哥哥都是*人,父亲总说“是解放*把你救活的”,年,李澍晔来到北京*区部队当兵。临行,父亲嘱托说,解放*救了唐山人民、救了你,要给唐山人争光。李澍晔给自己定位是“地震的孩子”,后来提了干,战士、同事找他聊天的越来越多,工作、家庭、婚姻、教育……李澍晔跟他们无所不聊,解开他们的困惑。李澍晔对心理学越来越有兴趣,也越来越有研究,加上自己在大地震中曾经历的恐惧,越发觉得心理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他开始了一本又一本心理学读物的写作。

现状:

一位企业家,姑姑在地震里没了。他从小寄养在姑姑家,姑姑对他特好,不给自己孩子吃,也要塞给他一个鸡蛋、一根烤玉米。企业家总幻想,让姑姑住大房子,买好吃的,去全国旅游。可是,姑姑没了啊。站在自己办公室十几层的楼上,他越想越觉得没机会报答姑姑了,就想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李澍晔开解他说,姑姑活着,难道不是希望你过得更好?你跳下去了,姑姑难道不会伤心?你寻死寻活,姑姑地下有知能好吗?企业家在李澍晔的建议下,开始参与公益活动,他觉得是姑姑让他做的,“姑姑一定会高兴”。这么多年下来,李澍晔帮助很多唐山人走过心里的坎。

《震“撼”》之三

地震那天,售货员陈庆瑞从二楼跑到院子里,一片漆黑

“经历过大震什么都不怕了”

“我恐怕要让你失望,确实没有什么闪光的事迹。”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60岁的陈庆瑞一直在这样说。他的确是地震中的一个普通人,但就是千千万万个陈庆瑞一样的普通唐山人自救自强,这座城市才能在巨灾中坚强挺立,在毁灭后迎来新生。

回忆:

年7月28日,20岁的陈庆瑞忙活到深夜十二点多才睡下。他是丰润百货公司的一名售货员,两年前刚刚参加工作。前一天单位接到了市里布置的保障任务,大家都加班到深夜,就在单位睡下了。

“我住在了一栋小楼的二层,”陈庆瑞回忆说,那天晚上特别热,刚刚睡着没多久,地震就发生了,“根本来不及反应。”他跌跌撞撞地从二楼跑到院子里,一片漆黑。

丰润受灾相对较轻,但陈庆瑞的老家——市区20多公里以西的欢喜庄,受灾严重,全村人大约十分之一在地震中丧生。“南北两条大街的房子几乎全平了,只剩下三间房还立着。”陈庆瑞的老伴郭凤娟也是欢喜庄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多位亲人。“我奶是砸死的,我老姑和两个孩子被砸到了炕洞里,现在想应该是没砸着,但是闷死在里面了。”说起这些往事,郭凤娟语调平静,但失去亲人的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她的母亲今年已经92岁了,虽然平日乐观向上,但逢年过节总会自己一个人找个地方流眼泪,想念她在地震中失去的独子、儿媳以及儿媳肚子里七个月大的孩子。“这是老人心中永远的痛。”陈庆瑞说。

地震摧毁了家园,摧残了生命,却毁不掉患难与共的真情。郭凤娟说,好几家子一块吃一块住,什么东西都不分你我。“就连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撞上了,谁也不埋怨谁。”

重塑心灵,重整山河,是震后唐山面临的双重任务。陈庆瑞的老家再盖起新房子是年左右的事了。“当时在农村盖房子需要几千块钱,”他说,盖房子的所有材料都是靠着自家人的力量一点点攒出来的。

现状:

退休之后的陈庆瑞和郭凤娟两位老人常年住在北京,与女儿女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五周岁的孙子和一周半的孙女让他们的生活既忙碌又充满了乐趣。闲来无事,喜欢舞文弄墨的陈庆瑞还会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年1月10日的《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他写的文章《爱到终结》,这份报纸一直被陈庆瑞珍藏。

“一册冷淡渊明传,两首清新杜甫诗。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山大地震四十年让时间将记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