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卫生计生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格,在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寻找“最美天使”活动基础上,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届“最美天使”评选活动,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在职医务人员中评选出20名“最美天使”。
经过公众、媒体和卫生计生系统推荐和专家评审小组初选,目前有41名个人或团队成为“最美天使”候选人,并联合青岛日报在10月发布“最美天使”候选人事迹,邀请市民
这就是孙祥恩的使命与信念,在患者生命安全需要保障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冲在了最前面,与时间赛跑,倾尽全力救助病患。
孙彦华
青岛市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最年轻的全科主治医师”
有这样一位医生,社区里的阿姨就喜欢找他看病、经常有人送来锦旗但被他拒绝、有人甚至带着全家人一起来看病……他就是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孙彦华。
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至今,从医10年,扎根基层5年,签约患者0名,为15万人次治疗过疾病。年在青岛市第二届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中获得城市全科医生个人二等奖。年出生的他,目前也是社区里最年轻的全科主治医师。
在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达到4万人次,平时孙彦华一天要接诊50多个病人,到了年底则时常上百,工作中连起身活动一下筋骨都很难得。
孙彦华说,社区医生更有温情,更顾及病人的感受、经济条件,一个病情要提供多个方案,供病人选择,经过病人的同意才能实行,“治病不仅要用药,还要用心。”
张静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
张静是一名基层儿童保健医师,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王哥庄街道位于崂山东麓,地理位置偏远,青山、*山等医院为孩子接种查体更要走30多里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导致山里的家长不能及时带孩子来查体。张静不怕山路蜿蜒,酷暑严寒,每月定期到山里的工作站为孩子们查体,风雨无阻,从无怨言。
为了促进辖区内0-3岁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工作之余,张静建立了王哥庄街道辖区的“宝爸宝妈总动员儿童保健群”,在这个群中,无论多晚她都可以及时解答家长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方便了家长们互相讨论。她在群里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也邀请了计划免疫、儿科、中医、及小儿推拿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进群,及时为家长答疑解惑。家长平日的小疑问有时在群里就可以解决,发现需要转诊的病情,她会立即和家长沟通,医院,积极落实了“分级诊疗”工作。
张静在工作中用关怀,用爱来对待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它虽没有生死时速、惊心动魄的抢救,却踏踏实实的守护着每一名孩子的成长。她说自己愿在这平凡的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宋士强
医院
“妙手回春,关爱病人显医德”
宋士强是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从业期间,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也书写了城阳区泌尿外科的“神话”。
对患者,宋士强心里有太多的放不下。一周三天坐门诊,三天查房、做手术,唯一休息的一天,医院查房、看病人,一年休息不超20天。下班前,他要看一遍所有住院病人,尤其是手术后的患者;下班回家,他吃完饭溜达溜达又回到科里。有时候开会、学习,医院,他心里就发慌,只有随时随地掌握病人的情况才能睡得安稳。
年12月的一天上午,宋士强在准备为病人行“输尿管口囊肿”微创手术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摔倒,导致右髌骨粉碎性骨折,膝关节脱位,而他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先将病人的手术安排妥当,自己才进行拍片检查,并在手术室接受了手术治疗。因为科内病人很多,为了不影响科里的工作,他术后便直接住进了自己所在的泌尿外科病房,边治疗边指挥科内工作。每天早晚,科内的医生都要向他汇报课内病人情况,然后一起讨论疑难病例,再制定相关病人的手术方案。
类似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已记不清医院,也已记不清挽救过多少患者的生命,宋士强始终坚守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治病救人的行医准则,随时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同行的称赞,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感谢。
王波
医院急诊外科主任
“医者仁心真诚奉献”
王波是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获得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特别是近年来他在院急诊科救死扶伤的工作过程中,发生和经历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院前急救工作,充满着紧张、汗水、刺激、智慧,不仅需要胆识,还要熟练的技能、良好的沟通、敏锐的判断。在急救科工作的时间里,他和急救团队共接到任务余趟,接诊患者余人次,接诊"三无"人员20多人次,并进行了妥善处置,全部安全完成。绝对不能不到现场,这是胶州的庄严使命,十年来,他和他的急救团队夜以继日的守候着这条绿色的生命通道,用无私的奉献谱写着白衣天使颂歌,用辛勤的汗水奠定和谐医患的基石。
别慧玲
医院儿二科主任
“小可怜眼中的别妈妈”
别慧玲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儿科医生,二十五年前带着对“白衣天使”的美好向往,医院,凭着对孩子的天生热爱,选择了儿科,从此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她秉承救死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在本职工作岗位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业绩显著。目前是中国医师协会山东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青岛市围产医学会委员。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的古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坚守在儿科临床一线,挽救了许多危重患儿“小可怜”的生命,让那些家庭重拾希望,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赞誉。
由于全心身投入到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中,无意识中“冷落”了自己的女儿。在女儿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忙个不停,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很少有时间陪她。女儿有时会疑惑的问:妈妈,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吗?这时她总是愧疚地搂着女儿说:“傻孩子,如果那些患病的宝宝不快快好起来,他们的妈妈该有多难过啊,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啊”。明理的女儿点点头,她明白,妈妈心里装着自己,也装着更多的孩子。
她以“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的工作和生活信条,履行着一名医生的神圣职责;她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去关爱着每一位宝宝,展示着一名白衣天使的风采。
韩伟
医院东院呼吸内二科主任兼国际医学部主任
"让病人呼吸更顺畅"
韩伟同志踏上医路25载,从”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到今天的“青岛市拔尖人才”,每一步都镌刻下她对呼吸专业的热爱和执着。
工作中,韩伟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专家和前辈请教,熟练处理各种呼吸系统疑难和危重症患者,掌握胸膜镜、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呼吸机治疗。带领全科上下进行科技创新和临床创新,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启动“哮喘门诊”、“咳嗽门诊”和“戒烟门诊”等特色门诊,成立“哮喘之家”、“戒烟联盟”等患者管理和教育平台。医院哮喘门诊和戒烟门诊已成长为我市特色门诊,多次举办哮喘专科医师和戒烟医师培训班。
韩伟同志时刻牢记“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职业宗旨,连续多年利用休息时间每月一次到周边农村义诊。针对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足,组建“博爱小讲堂”进行“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在工作中,积极利用先进手段,扶持基层医疗发展,主导建设了“青岛市远程医疗管理和会诊平台”,推动基层医疗的同质化发展。年,该项目被青岛市科协评为青岛市科普精准扶贫优秀项目。
韩伟牢记复旦母校“正谊明道”的校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呼吸专业的发展、为全面健康而奋斗。
周兆山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主任医师
"为病人看病是一辈子的事"
周兆山是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主任医师(正高二级)。“医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做医生要发自真心的对生命抱有尊重感。”这是周兆山教授内心深处的感慨,也是他时常提醒自己的行医准则。周兆山教授的门诊量非常大,通常一上午就有80人次左右,病人最多的时候门诊量达人次以上。每次坐诊他都一早到岗,却经常下午一点多才能吃上午饭。他的座椅上总是放着一个腰垫,累了的时候靠一靠,患有腰部疾病的他用这种方式来缓解不适。特别是得知有从外地赶来的病人,他总会推迟下班时间为患者诊病,来自农村和家境贫困的病人甚至更能得到他细致入微的关怀,所有的病人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周教授说:“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行医过程中一定要尊师重道,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给病人看病,这是对病人和社会的回报,广大中医都是如此,我自己并不是特例。”
从医40余年,周兆山教授将仁术、技术结成一体,在工作上始终精益求精,勇攀医学事业高峰;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值得患者信赖的医生,做医德高尚的人民健康卫士。一名患者曾赠匾额上书“大医精诚”四字送给周兆山教授,赞誉他践行医生的职责,以仁爱之心为患者解除病痛。面对诸多荣誉,周兆山教授却说,自己就是一名医生,自己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服务,救死扶伤也是一名医生肩负的神圣使命。
“当医生很简单,就是看好病”。远离喧嚣,周兆山教授给自己这样平静地定位。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周兆山坚守了一生,无愧于最初儿时的理想。
刘春雷
医院
“春风化雨医路惊雷”
在刘春雷的生命中,选择了手术室就意味着放弃回家与亲人的相互陪伴;选择了治病救人,就意味着要面对医疗上的种种风险和万千可能。自从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没有休息日,在病房内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妻子生孩子,他没有请一天假;孩子发烧,他仍然在手术台上为病人做手术;孩子出生1个月后,他毅然离医院学习1年。“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是刘春雷恪守的行医格言。
因此,20多年如一日,他坚持病人随访,将电话号码交给病人,手术台下随时接听病人及家属的电话,有时夜间接电话10余次。“我的座右铭就四个字:患者至上。只要把这四个字整明白了,这医生就当明白了。”这四个字被刘春雷奉为圭臬,真正融入到血液骨髓里。
年刘春雷担任泌尿外科主任时,科室人员呈现梯队断层状态,年轻医生刚工作经验不成熟,作为科室负责人,他把建立一支团结和谐、努力进取、业务一流的团队作为努力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日益提高,泌尿外科病房床位从20张扩张到35张,手术例数以每年25%的比例增长。近几年,他每年都要主刀大小手术例以上,十余年来他主刀完成近例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年龄最大的94岁,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李爱民
山医院风湿病科主任
“她为万千病患祛疼痛"
“医生一旦少了一点无私,那么病人就多了一份危险”,二十年来,李爱民始终把这句话牢记心间。她是成千上万名医生中的普通一员,却用爱、真诚和责任心,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出一曲赞歌。她是山医院风湿科科主任,病人口口相传“看病就找李主任”,成为她从医最大的欣慰。
早在年,医院委以重任,让李爱民担任风湿科主任。短短几年内,风湿科就取得了迅猛发展,技术力量不断增强,综合治疗水平处于市级先进行列。通过对风湿性疾病的长期研究积累,李爱民主任还有针对性地研发了一系列特色疗法,在医院陆续开展了小针刀治疗、温针灸、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督灸、中药药浴等中医特色项目,走在了全市专业特色化、品牌化的前列,已成为本院主要业务技术骨干和本专业学科带头人。
她一直强调并重视团队的力量。逐渐塑造出一支专业素质高、医德医风好的队伍。业务指标连年递增,连续数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嘉奖,为医院的发展腾飞作出贡献。科室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特色专科、山东省第四批中医药重点建设专科。
侯秋雨
医院胸外科二科主任
“春华秋实未雨绸缪”
侯秋雨,奋战在临床一线22年来,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为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谱写了新时代白衣天使新篇章。
许多患者评价他: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对每一位病人充满“七心”——细心查看病人病例、倾心聆听病人讲述、精心分析病人病因、专心解答病人疑问、尽心排解病人压力、热心指导病人用药、衷心祝愿病人康复。许多同事评价他:把医生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用勤奋与执着挽救病人的生命。许多资深专家评价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做出特色;做别人做不好的,做成精品;做别人不在乎的,做出感动。
自肺癌诊疗中心成立4年来,他完成了四分之三的手术量,并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已独立成功实施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解剖式肺段切除术、胸壁重建术、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肺叶联合肺段切除术、肺段联合肺段切除术等高级别手术,年手术量多例,使微创手术跻身岛城先进行列,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仇伟涛
医院五官科主任
“守护心灵窗口的光明使者”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来,仇伟涛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钻研进取,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治疗方法,才能为更多的眼病患者解除病痛,拥有光明清晰的世界。
3年1月15日,《青岛日报》曾对仇伟涛救助患者的感人事迹进行过报道。一天夜里,仇伟涛下班后像往常一样乘坐25路公交车回家。当发现车上有位老大爷突然晕倒休克时,仇伟涛及时为老人采取了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随后同车上的乘客及司机师傅医院。在确认了老人没有生命危险后,仇伟涛才独自默默离开。心存感激的老人在《青岛日报》等媒体的帮助下找到了仇伟涛,逢人便说:“是仇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始终怀揣爱心和责任感的仇伟涛,经常为了患者而加班加点,从未叫过苦、喊过累,科里一旦有手术,更是连医院,直到确保手术患者顺利出院,他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救死扶伤、爱岗奉献的职业道德。
陈桂芝
医院内分泌血液科
“救死扶伤是至高信仰”
她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30年如一日,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对患者无私的关爱奋战在临床工作第一线。深的院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也得到众多患者的称赞和认可。
作为科室主任,她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工作中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每当有危重患者时,她总是站在前面,亲自指挥,参与患者的救治工作。加班加点已成为她的工作习惯。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尽力解决患者的各种需要。在工作的这30余年中,她始终保持24小时在线状态,全天候随叫随到,无论是吃饭还是熟睡,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雪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这就是她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
内分泌血液科老年病人多,血液病的急危重病人多,临床工作繁杂而琐碎,她始终奔波在临床一线,每一天认真负责践行着他的医者诺言。记不得一年中能有几天是正常时间点下班,也数不清有多少个抢救的夜晚,那是一个雨夜,酮症酸中*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刘女士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她接到电话后,不顾白天劳累了一天,医院,积极参与抢救,与夜班值班医师讨论患者治疗方案,并请相关科室会诊,一直到患者转危为安,已是清晨,又投入到白天繁忙的工作中。无数个像这样的夜晚,无数个不眠之夜,她,无怨无悔,坚持着医者的信念。
赵淑萍
医院妇科中心主任
‘’行医三十载,一心为他人”
作为医院一名医生,赵淑萍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30年如一日,心系患者,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医学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交口赞誉。
“工作狂人”、“拼命三郎”是业内同行对她最为常用的称呼。“以医院为家”是她的工作常态,几医院里她忙碌的身影,在她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她便随叫随到,再苦再累、加班加点,毫无怨言。慕名而来的患者排成长队,为了让大家及时就诊,早上拎着早餐提前到诊室就位一忙就忘记吃早饭,下午1点半甚至2点才能吃上早已凉透的午饭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生命有限,激情无限。只有视患者赛过亲人的人才有这种激情,才能产生这种超常规的行为。
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她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甚至于自己的母亲在手术台上做着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手术的时候,她却因异地抢救病人而无法守护在母亲身边……无法想象她的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痛苦,在她的眼中患者和母亲一样重要,而在爱的天平中,她总是倾向于患者那方。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她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也许她不是一位好女儿、好妻子甚至于不是一位好母亲,但是,她确是一个好大夫,一位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
孙丽梅
医院胸三科主任
“不畏浮云遮望眼爱岗敬业铸真情”
她,危难时刻舍小家,用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演绎生命的故事;她,身先士卒,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抢救危重的患者;她,视患如亲,用不离不弃的肺腑之情浇灌生命之花……她就是共产*员、医院主任医师、胸三科主任孙丽梅。
年,大学毕业的孙丽梅被分配到医院从事结核病诊疗工作,从此她便和结核病患者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26个年头。
结核病在以前被称为“痨病”、“肺痨”,曾经是不治之症,加上其传播方式是呼吸道传播,以致很多人闻之色变,一些医院探望,甚至很多医学院的毕业生也不愿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然而,孙丽梅却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这看不见的险境中,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让一个个饱受传染病折磨的生命重新绽放异彩。
作为一名*员,她身先士卒,以模范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同事救死扶伤,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中,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让“肺腑之情关爱生命”的品牌内涵日益丰厚,熠熠生辉。
距离退休还剩不到4年时间,孙丽梅感到时间紧迫,谈到今后的计划,孙丽梅说,在做好自身业务学习的同时,她将注重发挥前辈的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人,帮助青年医师快速成长。
滕琦
医院东部分院副主任
“患儿的滕妈妈”
“见到滕妈妈,牙牙就不那么疼了”看牙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并不愉快的经历,哭闹、吵嚷更是常事,但在滕琦的诊室了,孩子们却相对比较安静,很多孩子看到“滕妈妈”真诚的笑容,就不那么害怕了。年牵头成立岛城首个儿童口腔科任科室主任。青岛市儿牙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儿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儿牙专委会委员。滕琦组织全科人员自行设计图文并茂的科普性口腔健康档案手册,免费为名小学生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口腔宣教。
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并培养儿童口腔专业人员开展了系列社会公益性活动,促进口腔疾病的预防和宣教:7年,医院在市南区启动“口腔健康进校园活动”,滕琦组织全科人员自行设计图文并茂的科普性口腔健康档案手册,免费为名小学生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口腔宣教,10年来受益儿童超过20万人。年起,医院承担了“市南区爱牙护齿工程”,她带领全科人员每年为全区余名适龄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工作。年起,经过多年呼吁,经青岛市人大立项,青岛市开展“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项目”,医院,滕琦多次与分管人员到各单位指导,现全市各医疗机构口腔科每年约为8万余名二年级学生开展窝沟封闭、涂氟活动,受益率达到90%以上,也是全国封闭率最高的城市。如今“口腔健康进校园活动”、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项目也已成为青岛市口腔保健的一个公益性品牌,得以连年开展,受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口腔届的瞩目,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活动予以报道。
多年来,滕琦带领大家利用节假日、爱牙日,积极到社区、幼儿园和学校开展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做客专栏(题),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向群众宣传儿童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山东省核青岛市儿童口腔专委会的骨干力量,滕琦多次组织全市儿童口腔专业人员举办专业讲座和学术活动,为提高全市儿童口腔专业医师诊疗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郑占杰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
“老人的心病有他精准聊”
作为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郑占杰参与了多次重大的心理危机干预。如*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胶济铁路相撞事故、某外资企业爆燃致多人严重受伤事故等。由于出色的表现,多次被评为心理危机干预优秀工作者。
“大医治未病”,说的就是预防。郑占杰认为:多让公众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就能少让一些民众承受疾病痛苦。为了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郑占杰热心参与科普教育及公益事业。
作为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