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夜无眠,距离7月21日古墩路餐馆爆燃事故,不知不觉已经在惊心动魄的救援中,进入第4天。
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对浙医二院每一个奋战在救援伤员第一线的浙二人来说,爆震复合重伤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巨大的考验。
而浙医二院从上至下,更是从3天前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十指紧扣、齐心协力,创造着生命的奇迹,让多名危重伤员扛过了最为严峻的烧伤休克期,更为后续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动最强的力量,给予最好的照护”
72小时中,浙医二院共陆续收治或从外院转院收治本次燃爆事故中8名伤员。其中6名住进了烧伤科,1名在急诊监护室,1名在脑重症监护室,目前伤员生命体征都暂为平稳。
72小时中,王建安院长亲自组织与参与多学科讨论会6次,要求全院上下一心,充分发挥G20峰会医疗保障以及“7?5公交车事件”伤员救治等丰富经验,争取为伤员提供最快速、最精准、最高效的救治服务,指示“调动最强的力量,给予最好的照护”!
72小时中,由烧伤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胸外科、麻醉手术部、心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精神科、检验科等相关近20多个学科专家日夜轮班,病情随时有需要,随时会诊。23日深夜,一位伤员高热不退,烧伤科副主任陈国贤、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进以及烧伤科值班医生殷骏,还在病房讨论病情;烧伤科病房更是在第一时间就由感染管理科督导,升级病房感染防控系统,每一个进入病房人员,都要求穿好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做好手卫生,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环境仪器等清洁消*,严把感染防控关。
72小时后,一切都在好起来
1北方姑娘小柳,从烧伤科病房转入骨科
21日早上11点12分,救护车呼啸着驶入浙医二院,担架上抬下来爆燃事故中一名21岁的姑娘小柳(化名)。
经过评估,小柳被诊断为右侧尺桡骨开放性骨折伴桡神经损伤,以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痛不堪言。
一小时候后,骨科李杭主任医师积极协调调动人员,由骨科胡信雷医生为柳姑娘做了手术。
柳姑娘回忆,当时自己在去上班的路上,就站在B2公交车前门附近,事故发生,被一个巨大的力量震倒在地,司机对我喊到,赶紧从前门下车……
24日早晨,骨科胡何佳医生来到烧伤科小柳的病房,对她进行全面的评估,胡医生说,“小柳主要是开放性骨折伴肌肉神经损伤,下一步就是再次清创,闭合伤口预防感染,二期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下午16点30分,这位在爆燃事故中第二位送入浙医二院的伤员柳姑娘,在烧伤科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转入骨科病房继续治疗。
“虽然是不幸的,但却是万幸的,现在只希望自己和事件中其他的受伤者都能快些好起来!”这位20刚出头、坚强的北方姑娘握着拳头,给自己加油、也为同病房一同救治中的伤员加油着。
2医院救治最危重伤员,使其安全度过72小时
从事故发生21日至今,浙医二院脑重症监护室主任胡颖红、综合ICU主任*曼、综合ICU高年资主治医师须欣,轮班驻扎医院,医院、医院、以及北京、南京前来增援的30多个专家们持续不间断的救援,期间,浙医二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外科副主任方河清一同加入会诊大讨论,成功维持了本次燃爆事故中最重伤员的生命。并且这场生命的接力,一直在持续。
“当时这位最重伤员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准备上ECMO(人工心肺支持),所以我是带了我们ECMO团队去的。”*曼主任回忆到。*曼主任团队到达后,对伤员进行了全面评估给予CRRT、腹腔减压、调整呼吸机参数、液体管理等一系列抢救措施,伤员氧合和循环渐渐有了明显的改善,情况正向稳定方向发展,到24日早上8:30,最重伤员目前患者氧饱和度%,血色素也基本稳定,已经度过最危重的72小时。
而*曼主任,自接到任务医院与其他专家一起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