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右腹肌紧张
B、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部压痛
C、右腹Murphy征阳性
D、腰大肌试验阳性
E、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阑尾炎: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上腹部和脐部周围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并在右下腹有显著的触痛,一般诊断不难,但仍存在20%左右的误诊率。根据题意,此题只有B.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部压痛符合。
2、诊断慢性阑尾炎,下列哪一项最重要A、慢性右下腹隐痛史
B、有过典型的急性发作病史
C、右下腹有轻度压痛
D、X线钡餐检查阑尾未显影
E、排除阑尾以外疾病的可能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慢性阑尾炎:主要体征是阑尾部位的局限性压痛,这种压痛经常存在,位置也较固定,X线钡剂灌肠透视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完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可诊断慢性阑尾炎。
3、阑尾残端安全处理的最好方法是A、结扎
B、结扎和包埋
C、单纯包埋
D、挤压
E、石炭酸烧灼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离盲肠0.5cm处用钳轻轻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在结扎线远侧0.5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入。所以此题应该选B.结扎和包埋。
4、急性阑尾炎穿孔最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者为A、老年人
B、儿童
C、孕妇
D、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E、全身抵抗力低下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小儿的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孕妇将大网膜推起不容易包裹炎症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但孕妇的抵抗力要比小孩强,且阑尾受子宫推起,也上移。所以最佳答案应选B。
5、关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叙述错误的是A、病情发展快且重
B、右下腹体征明显
C、穿孔率达80%
D、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
E、宜早期手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患儿也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其临床特点:(1)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2)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3)穿孔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6、18岁高中女性。腹痛9小时。起初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之后局限在右下腹,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1小时前腹痛从右下腹扩散到全腹,发热。查体:T39.1℃,急性病容,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最明显。血常规:WBC19.1×/L,N0.91。考虑病情变化的主要解剖学基础是A、阑尾在盲肠的开口狭小,出现阻塞
B、阑尾黏膜内有丰富淋巴系统,出现肿胀梗阻
C、阑尾动脉为终末血管,出现梗塞缺血坏死
D、阑尾长,阑尾系膜短,出现扭转坏死
E、阑尾蠕动慢而弱,进入的残渣和粪便嵌顿引起坏死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阑尾动脉为一细小的终末动脉,可因痉挛收缩而导致阑尾缺血、坏死,使细菌有机可乘,由内向外引起阑尾炎症。
7、男,27岁。腹痛伴恶心5天。5小时前脐周疼痛伴呕吐,继而右下腹疼痛逐渐加剧。查体: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5cm肿块,界不淸,明显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肠癌
B、克罗恩病
C、阑尾周围脓肿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梗阻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出现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8、男,60岁。阑尾切除术后第1天起上腹隐痛,伴发热、寒战,体温高达39.5℃,无腹泻。右下胸叩痛,呼吸音减弱,腹稍胀,右上腹压痛,腹肌软,未及肿块,肠鸣音不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侧肺炎
B、右侧肺不张
C、膈下脓肿
D、盆腔脓肿
E、小肠梗阻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9↓↓↓↓
C
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脏器官的炎性病变治疗过程中,或腹部手术数日后出现发热,腹痛者,考虑为膈下脓肿。阑尾穿孔或细菌亦可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到达膈下形成膈下脓肿。
9、成人阑尾切除术后1天出现烦躁、剧烈腹痛,心率次/分,血压90/60mmHg,腹胀全腹压痛,肠鸣音弱。为除外腹腔内出血首要的检查是A、B超
B、CT
C、MRI
D、腹腔穿刺
E、立位腹平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患者术后1天出现腹痛,全腹压痛,心率快,血压下降,故应除外腹腔内出血,而腹腔穿刺为最简便可行的检查。所以选D。
10、男性,60岁。2天前上腹持续性胀痛,12小时后右下腹痛,阵发加剧,腹胀。近4年来常有饭前上腹灼痛,常在冬春季发作。查体:T38℃,脉搏次/分,血压/90mmHg。腹稍胀,满腹有压痛,但右下腹更明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未听到。白细胞13×/L,中性88%。右下腹穿刺抽得*色混浊液2ml。镜检:脓细胞(++)/高倍镜。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B、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C、急性胰腺炎
D、绞窄性肠梗阻
E、伤寒肠穿孔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阑尾炎急性发病:腹痛多起于上腹或脐周,开始痛不重,位置不固定,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持续性加重。部分患者病起即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穿孔后由于肠液流入腹腔,不会导致腹痛减轻,应该是加重。
11、女性,45岁。脐周痛12小时伴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2小时前扩散至全腹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结肠充气试验(+)。白细胞数26×/L,应考虑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右输尿管结石
D、右输卵管妊娠破裂
E、急性阑尾炎穿孔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首先引起患者上腹痛,常使人误认为是胃炎,在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等表现。压迫右下腹可有压痛、同时有局部肌肉紧张感。因该患者脐周痛12小时伴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2小时前扩散至全腹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所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结肠充气试验(+),白细胞数26×/L,所以应该考虑急性阑尾炎穿孔。结肠充气实验又称Rovsing征,检查者先用一手压降结肠,再以另一手压近侧结肠,并逐步向近侧结肠移动,将结肠内气体赶向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痛为阳性。该试验为急性阑尾炎体征,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12、男,70岁。腹部疼痛6天,以右下腹为重,伴呕吐。检查:急性病容,右下腹饱满压痛,肌紧张,血WBC14.5×/L,腹部透视可见少量气液平面。最可能的诊断为A、阑尾周围脓肿
B、急性肠梗阻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持续高热,腹痛持续存在,但常不剧烈,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包块,白细胞居高不下。急性阑尾炎化脓性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出现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13、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天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10天后再次缝合而愈合,切口愈合类型应记为A、Ⅱ/乙
B、Ⅱ/丙
C、Ⅲ/甲
D、Ⅲ/乙
E、Ⅲ/丙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切口分三类:1.无菌切口,用“Ⅰ”代表,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疝修补术等。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愈合的分级: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14、男,29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医生查体时,让患者仰卧,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医生向内旋其下肢,引起患者右下腹疼痛,提示其阑尾位置
A、位于右上腹部
B、在右下腹麦氏点深面
C、靠近闭孔内肌
D、位于腰大肌前方
E、靠近脐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患者仰卧,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医生向内旋其下肢,提示靠近闭孔内肌。
2、入院后肩痛加重,伴有寒战,T40℃,巩膜轻度*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炎穿孔
B、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腹膜炎引起溶血性*疸
D、门静脉炎
E、阑尾与结肠形成内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阑尾炎穿孔或细菌可由门静脉传播形成门静脉炎并出现*疸。
15、男患,30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0小时,并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并发热,体温约38.2℃,脉搏98次/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血WBC1.2×/L,中性90%,尿常规WBC8~10/HP。红细胞2~3/HP。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消化性溃疡穿孔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肠梗阻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最严重并发症是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它的后果最严重。
2、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法为
A、观察
B、急诊行手术治疗
C、抗炎补液
D、中药治疗
E、对症治疗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本例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症状较重,所以已不能进行保守治疗,此时最佳的治疗是手术。补液也需要进行但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3、该患者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为
A、门静脉炎
B、肠梗阻
C、化脓性腹膜炎
D、腹腔脓肿
E、水,电解质紊乱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1)腹腔脓肿:在阑尾周围形成的脓肿为阑尾周围脓肿。但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和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腹膜刺激征象,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症状等。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和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可从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可协助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有助于选择扩大引流或切除瘘管的治疗方法。(3)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4、该患者手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
A、肠粘连梗阻
B、肠瘘
C、腹腔残余脓肿
D、腹腔出血
E、切口感染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常在手术后发现,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应注意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系膜断缘要有一定距离(>1cm),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及合并穿孔者。表现为术后3天左右切口胀痛或跳痛,体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明显,甚至出现波动等。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前减少。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和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敞开引流;如位置深在,不能只满足于皮下引流;引流的同时,还应剪除伤口内的丝线头等异物和定期换药。(3)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切除术后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多发生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者,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早期手术,术后左侧卧位,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一般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梗阻多可缓解。如不缓解,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需手术治疗。(4)阑尾残端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术后可发生残端炎症,表现与阑尾炎相同症状。应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也偶见于前次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过长的阑尾残端。(5)粪瘘:很少见。多发生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根部穿孔或盲肠病变严重者。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盲肠原有结核、癌症等。常于术后数日内由切口排出粪臭分泌物,其余与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表现类似。粪瘘发生时多已局限化,很少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如远端肠道无梗阻,经换药等非手术治疗多可自行闭合。如经过2~3个月仍不闭合;则需手术治疗。
16、A.急性胆囊炎B.急性阑尾炎C.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D.急性胰腺炎E.右输尿管结石1、转移性右下腹痛
ABCDE
2、上腹部束带状疼痛,多呈持续性
ABCDE
3、右腰部阵发性绞痛向会阴部扩散
ABCDE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阑尾炎:(一)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典型者腹痛多自中上腹部或脐周围开始,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有阵发性加剧。(二)右下腹阑尾点有局限性不同程度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后位阑尾可有腰大肌刺激征,使病人左侧卧位,右大腿强度后伸,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三)有时可出现发烧,伴有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血中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四)若体温升高、腹痛加剧、压痛增重及局部体征明显,可能发生阑尾坏疽或穿孔。如可触到压痛包块,则可能阑尾穿孔后,周围形成脓包。
D
急性胰腺炎腹痛:疼痛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坏死型胰腺炎,腹部疼痛持续较长。
E
急性胆囊炎: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疼痛特点: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输尿管结石:腰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放射至同侧腹股沟。
17、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
B、引起直肠大出血
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
D、引起直肠穿破
E、引起内痔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不危及生命。B.引起直肠大出血:依病情决定是否需手术。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为明确诊断多数情况下不顾及此点。D.引起直肠穿破:必须手术。(所以此题选择D)E.引起内痔出血:一般不危及生命。
18、直肠肛管的检查体位中哪个是不常用的A、胸膝位
B、截石位
C、蹲位
D、右侧卧位
E、左侧卧位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患者右侧卧位,医生站在患者右侧,是不利于做肛查的。
19、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是A、单纯排便
B、吸收少量钠离子及排便
C、吸收多量液体及排便
D、吸收少量钾离子及排便
E、排便及吸收少量液体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直肠有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一部分药物;也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肛管主要功能是排泄粪便。排便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神经反射。直肠下端是排便反射的主要发生部位,是排便功能中的重要环节。
20、混合痔是指A、痔与瘘同时存在
B、两个以上内痔
C、直肠上下静脉丛彼此相通所形成的痔
D、内痔与外痔分别在不同位置存在
E、内痔多发,遍置一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混合痔是指处在同一部位的直肠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扩大、充血,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齿状线上方的痔核表面为直肠黏膜,齿状线下方的痔表面为肛管皮肤覆盖,也即俗称的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则称为混合痔。
21、内痔早期的常见症状是A、肛门疼痛
B、大便时滴血
C、痔核脱出
D、黏液血便
E、肛门周围红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内痔初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往往不会被发现,内痔常见的症状有:便血、痔核脱出。
22、关于痔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A、单纯内痔可用注射疗法
B、二期内痔可用单纯结扎法治疗
C、嵌顿内痔可先做湿敷再复位
D、环状内痔可行环形切除术
E、外痔可用枯痔钉疗法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痔的治疗原则就是能不手术就不手术,能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这个需要记住。枯痔钉疗法适用于内痔,所以E不对。
23、肛瘘多由肛门部位哪种手术引起A、内痔注射疗法
B、肛裂切除术
C、血栓性外痔切开取栓术
D、肛周脓肿切开(或穿破)
E、内痔环切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肛瘘常有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的病史,此后伤口经久不愈,成为肛瘘外口。主要症状是反复自外口流出少量脓液;有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有瘙痒感。
24、肛瘘的类型颇多,其中常见者为A、全外瘘
B、单口外瘘
C、复杂性内外瘘
D、单纯性内外瘘
E、单口内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肛瘘按内外口分类1.单口内瘘:又称为内盲瘘,只有内口与瘘管相通连,无外口。2.内外瘘:瘘管有内外口,外口在体表,内口在肛窦,下有瘘管相通连。此种肛瘘最为多见。3.单口外瘘:又称为外盲瘘,只有外口下连瘘管,无内口。此种肛瘘临床上较少见。4.全外瘘:瘘管有两个以上外口相互有管道通连,而无内口,此种肛瘘临床上较少见。
25、肛瘘手术治疗中最重要的是A、麻醉充分
B、肛管括约肌松弛
C、找出外口
D、明确瘘管与括约肌关系
E、手术后呈“V”型创面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肛瘘手术时,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管括约肌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瘘的复发。肛管直肠环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浅部、深部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纤维共组成的肌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手术中不慎完全切断将引起肛门失禁。直肠肛管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无括约肛门功能,切断后不引起排便失禁。
26、肛瘘手术中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步骤在于A、要广泛切除瘘管周围瘢痕组织
B、切除瘘管后应一期缝合
C、正确找出内口,据与括约肌关系选择术式
D、必须用探针穿入肛管造成内口再切开
E、麻醉选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肛瘘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所以关键步骤是正确找出内口。
27、肛瘘治疗的最佳方法是A、1: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B、挂线疗法
C、局部换药治疗
D、瘘道搔刮
E、使用抗菌药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包括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治疗原则是将痿管切开,形成完全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
28、关于肛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
B、肛裂是肛管皮肤浅层裂开
C、肛裂可继发于肛窦炎
D、肛裂主要因粪便干燥,用力过猛
E、肛管括约肌痉挛致溃疡不易愈合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而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
29、肛裂常发生在肛管的A、前正中位
B、后正中位
C、左侧
D、右前位
E、右后位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经久不愈。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
30、大便时和便后肛门剧痛并带少量鲜血的病有A、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B、直肠息肉
C、肛裂
D、混合痔
E、血栓性外痔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肛裂通常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肛裂。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位于前正中线的肛裂多见于女性。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而痔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出血,脱出和疼痛。直肠出血只有在排除其他更为严重的病变后才能归咎于痔。痔出血的特点是发生在排便之后,常在卫生纸上发现,偶可导致贫血或严重出血。外痔或内痔都会脱出,然后自行缩回,或靠手法推回。痔仅在溃烂或血栓形成时才有疼痛。血栓形成性痔表现为肛周突出,其疼痛症状差异甚大,可以无痛,也可呈严重疼痛。溃烂,水肿或绞窄性痔(痔急性发作)可产生剧痛。内痔较少见的症状是黏液溢出和排便不尽的感觉,而外痔则为肛门不易擦拭干净。肛门瘙痒并非痔的症状。
31、肛裂“三联征”是指A、内痔,外痔,肛裂
B、肛裂,内痔,前哨痔
C、内痔,外痔,前哨痔
D、肛裂,前哨痔,齿状线上乳头肥大
E、肛裂,前哨痔,外痔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局部检查发现肛裂“三联征”,即肛裂、前哨痔和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时即可确诊。
32、肛裂病人肛门疼痛的特点正确的是A、疼痛为隐痛
B、排便前出现括约肌挛缩痛
C、排便后出现肛门隐痛可延续到数小时
D、排便时与排便后疼痛之间有间歇期
E、疼痛无规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D
典型肛裂疼痛周期性:表现为排便时疼痛(排便时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间歇期(便后数分钟缓解期)、括约肌挛缩痛(肛管括约肌收缩痉挛,可持续半到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缓解,又出现大便疼痛周期性表现。常因惧怕疼痛不敢排便,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便后可有少量出血。
33、肛管和直肠的长度为A、8~14cm
B、15~18cm
C、19~24cm
D、25~28cm
E、29~33cm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直肠长度约12-15cm,肛管长约1.5-2.0cm。
34、肛管的括约肌功能主要依靠哪种结构的作用A、外括约肌的深部
B、内括约肌
C、肛提肌
D、肛管直肠环
E、外括约肌皮下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肛管直肠环:由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内括约肌和联合纵肌纤维组成一个肌环,在直肠指诊时可清楚们到。此环有重要括约功能,如手术时不慎完全切断,可致肛门失禁。
35、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有几个A、2
B、3
C、4
D、5
E、7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1.肛提肌以上的间隙①骨盆直肠间隙,左右各一,位于肛提肌以上,盆腔腹膜之下;②直肠后间隙,在直肠与骶骨之间,与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相通。2.肛提肌以下的间隙①坐骨肛管间隙(或坐骨直肠间隙),左右各一位于肛提肌以下,坐骨肛管横膈以上;②肛门周围间隙,位于坐骨肛管横膈以下至皮肤之间。这两个间隙均可经肛管后左右相通,分别称深部肛管后间隙、浅部肛管后间隙。
现阶段已讲解完风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已结束,呼吸系统进行中,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扫码预约咨询年课程。
送一年,服务监督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