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生二胎前先做好盆底修复
芊草极:为未来的宝宝一个健康温暖的家
来源:广州日报
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头胎的妊娠和分娩都会使盆底功能受损,已育和30岁以上女性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医学指导/广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
解放*第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万兰
本报讯
(记者*蓉芳通讯员*贤君、吴燕玲)肚子里怀着宝宝,子宫却从阴道口脱垂下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专家介绍,由于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严重受损的还会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再次妊娠,又会使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因此,专家提醒准备怀二胎的女性,一定要事先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此外,已育和30岁以上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其中,“缩肛运动”是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
病例:
怀二胎时子宫从阴道口“掉”出来
据广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介绍,今年34岁的马女士,今年初怀上了二胎,孰料孕期还不到三个月,一天她走路时,突然感觉到子宫从阴道口“掉”了出来,虽然刚开始时,晚上睡觉时还能用手将脱垂的子宫塞回去,但时间一久,就不能还纳了。来到广医三院一查,已是严重的子宫脱垂。但由于她正在孕期,又不能接受手术,只能暂时放置子宫托。
刘娟说,在问诊中才发现,其实,早在生第一胎后,马女士就已经有子宫脱垂的症状,过性生活时会疼痛,而且明显感觉阴道变宽变短,但她以为只是“月子没坐好”,没有就医,更别说进行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了。
析因:
妊娠和分娩都会使盆底肌肉受损
刘娟介绍,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据解放*第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万兰介绍,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在11%~57%之间,6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上升至70%以上。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比尿失禁更为常见,约占已生育妇女的40%~50%。而45~80岁女性的调查显示,生殖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高达75%。
“这些女性是需要进行盆底功能重建的。”万兰说,但很少女性知道自己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大多数是因其他妇科疾病就诊时,医生在查体时才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会阴陈旧性裂伤以及子宫脱垂的问题。
保健:
“缩肛运动”是
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
刘娟介绍,“缩肛运动”是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即通过主动收缩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的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加强盆底肌肉,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顺产的产妇在产后12小时后,就可以开始通过做缩肛运动来进行盆底训练,剖腹产的在麻药消失后即可开始。“女性产后可以自行在家锻炼,每次收紧不少于5秒后再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进行2~3次,或每天做~次。”她说,但也要注意先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要学会在放松腹部时收缩肛门,这样才能见效。一般来说,6~8周为1个疗程,坚持4~6周即有改善,坚持3个月后会有明显效果。“如果再配合瑜伽、游泳一类的运动,有效率达60%~70%。”
“无论是第几次妊娠,在妊娠的12~24周和产褥期,就应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产后的压力性尿失禁。”刘娟还提醒,产后一年内是最佳的盆底功能训练时间,这种“缩肛运动”不仅适用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和轻度子宫、膀胱、直肠脱垂患者,也可以改善性生活质量。“产后6~8周,盆底功能应该能够恢复正常,医院做一个盆底功能评估,产后42天也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
提醒:
已育和30岁以上应及早做盆底修复
刘娟提醒,为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生育过和3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以防后患。此外,过度肥胖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减去大于体重5%的重量;爱喝咖啡的尿失禁患者应减少咖啡因摄入量,这样虽然对尿失禁本身无明显效果,但可以改善尿频、尿急症状。
“尤其是准备生二胎的女性,更应在怀孕前对自己的盆底功能做好评估,并进行必要的盆底修复,因为再次妊娠,又会使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 芊草极产前调理套组:为未来的宝宝一个健康温暖的家
作者:*蓉芳*贤君吴燕玲来源广州日报)
芊草极·蓝丝带·粉红丝带·微公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单位
芊草极专业做盆腔项目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