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圣地的留下和带走
“在这样的年纪,有一次井冈山之行,用心体验一段革命历史,我觉得自己做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一生都不会忘。”
戴着圆圆眼镜的男生叫朱海焱,是八一农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8月6日19时,朱海焱等14名学生在八一农大辅导员叶明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我们分别从大庆、哈尔滨、大连、青岛、洛阳、成都、镇江、武汉8个地点出发,汇集至江西省吉安市。我从学校出发,坐了42个小时的火车,跨越近公里。”朱海焱说。
实践团队登上井冈山领袖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作为唯一一支代表大庆大学生的队伍,他们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年第三期“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重温八一农大第一任校长王震将军的井冈山革命生涯,在革命圣地接受为期10天的心灵洗礼。
体验红军的一天——抬伤员。
体验红军的一天
穿上红军装、接过红军枪、重走红军路、自做红军餐。8月9日清晨,朱海焱和同学们开启了“体验红军的一天”。
“穿上红军装的那一刻,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朱海焱等1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挑战3.5公里急行。高温炙烤下,他们汗流浃背,相扶着走过一条条崎岖的山间小路。“急行军不仅扛旗、扛弹药包、扛枪,还要完成找到7个情报碑和5种‘救命’草药任务,拍照上传任务指挥群。”
“为节省时间,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找情报碑。我们在一个很陡的坡发现了一个情报碑,把负责拍照的同学扶了上去,却发现人没办法下来,我们用将要做担架的竹竿做支撑,人才下来了。”朱海焱告诉记者,“队员刘文琦前一天就中暑了,但他一直坚持。最后我们第三名抵达了‘红军村’茅坪乡坝上村,找情报和草药的准确率是所有队伍里唯一的一个%!”
虽然急行军以来到老乡家为终点,但大家来不及喝一口水,又开始分工忙碌:制作简易担架、帮老乡干农活、学做红军餐。朱海焱跟另外两名学生则走访了6个农户,进行有关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的民情访查。
体验红军,少不了红军餐充饥。“负责炊事员工作的同学第一次和老乡学做的红军餐,味道真不错。红米饭和南瓜汤、清蒸草鱼和江西本地的素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朱海焱觉得,尽管红军餐朴素,但是在那种踏实团结的气氛中被烹制出来,更添加了在幸福时代下回顾红军艰苦奋斗岁月的心情做调味,吃每一粒米都带着品味革命光荣的骄傲。
黄洋界的感动
朱海焱在登上八角楼黄洋界后收获了身临革命历史的感动。“毛主席的故居保存得基本完好,现场教学老师给我们讲“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讲毛主席在《西江月·井冈山》中对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描写,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已经远离战火纷飞的日子,但革命的精神是那样历久弥新,我觉得只有真正走进井冈山的人,才能更懂得先辈的遗志。”
朱海焱说,自己一直有个“当兵梦”,井冈山之行不仅是圆梦,更是一场自我激励。
实践团队采访第一届校友苗泽波老人。
留下和带走
“让信仰点亮人生”,这是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一句主题语,也是这句话激励感染了每一位前来井冈山学习的队员。
“作为一个95后,井冈山之行刷新了我对革命的认知。”朱海焱兴奋地说:“我个人对‘三湾改编’锤炼人民军队特别感兴趣,知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地老师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在革命的困难时期,‘三湾改编’是如何为最终革命事业胜利奠定重要基础的,我们还进行了‘三湾改编’的情景模拟,我是士兵委员会的一员。”
朱海焱说,教育基地为同学们安排的各种学习课程常能引发大家的共鸣,甚至会让一贯“坚强”的自己流下热泪。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井冈英烈时,老师的讲述并不那么煽情,但我们全哭了。”朱海焱感慨地说,“原来在井冈山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牺牲了3万多名烈士,但烈士英名录上仅仅镌刻了不到一万六千位烈士的姓名,吊唁厅里那块无字碑就是为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而立,我对这些先烈深深怀念。”
带队老师叶明介绍,队员们不仅每个白天在教育基地的行程被排得满满的,晚上还要抓紧时间做调研计划、总结资料,并抽时间编排汇报演出的话剧,每晚要接近12点才能入睡,早上5点就起床。学生们在幸福时代下走进“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会把“红色基因”带回北大荒,在大学校园融合,化作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据了解,今年报名参与此项实践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学院,多数为学生干部,学校通过多次综合能力的考查和面试,确定了这14名成员。为了让实践顺利圆满完成,大家早早确定好分工,做好宣传组、摄影组、材料准备组等9个组的准备工作。
“井冈山,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凭借一股创新和认真劲儿,学生们将这一财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保存,为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们将亲自拍摄的照片设计成了日历和电脑、手机壁纸,内容分为基地徽章版、团徽版、党徽版、井冈山标志性建筑物版等。
这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一项从未有过的创新作品。
垦区寻访拓荒者和北大荒精神
“把青春献给北大荒,我从不后悔。”75岁的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拿出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向前来拜访她的大学生回忆起自己的垦荒时光,哼唱起年轻时最爱的《垦荒队员之歌》《北大荒之歌》,没唱几句便情难自已,热泪盈盈……
这是今年暑期发生在黑龙江共青农场垦荒队员马淑清老人家中的一幕,拜访老人的正是八一农大“新时代垦荒青年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一行11人。
实践队员参观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
实践队员参观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农科学子聚力乡村振兴
“我今年21岁,从没去过农场,更不知道昔日志愿垦荒青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而当我真的来到共青农场,面对曾经的垦荒青年,近距离触及到那些挥洒青春、战天斗地的往事,真的很感动。”“新时代垦荒青年队”成员、八一农大工程学院大二女生黄宇佳说。
“南有共青城,北有共青场”。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史上,共青城即江西共青城,共青场即黑龙江共青农场。这个暑假,“新时代垦荒青年队”队员们,正是通过追寻拓荒者足迹、传承北大荒精神的方式,到黑龙江垦区参加由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全国农林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开展的年“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全国农科学子聚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专项行动。
为何会选择以传承北大荒精神的方式聚力乡村振兴呢?带队老师杨龙介绍,八一农大是与垦区同根同源的北大荒精神创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伟大历程中,八一农大师生与垦区人民一道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新时代垦荒青年”实践团队正是要在追寻拓荒者足迹的过程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穿上红军装、接过红军枪。
听拓荒者讲垦荒的故事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黄宇佳告诉记者,“为了追寻拓荒者的足迹,我们在共青农场和建三江垦区的20多位老垦荒人身上收集了很多北大荒故事,‘外出伐木冻掉十根脚趾’‘要让北大荒有鸡鸣、狗叫、孩子哭’‘一封鸡毛信,送我到边疆’,那些垦荒经历,不仅老人们讲述时激动不已,我们也听得红了眼圈。”
与老垦荒人见面时,爷爷奶奶们会早早来到见面地点,穿着也很正式。“老一辈垦荒人的那份不易,那份对北大荒精神的坚守和执着的信念让人敬佩。和老垦荒人相比,我们年轻人的任何抱怨都是不应该的。我想,他们所奉献的一切已是对北大荒精神最好的诠释,也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最好的榜样!”黄宇佳说。
“尽管我的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但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垦荒精神传承给下一代。我依然要做一名战士,勇往直前。”82岁老人杜俊起,早年便患上了膀胱癌,而病患阻挡不了他对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他对年轻队员们说:“年轻的新一代是新时代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看到你们我很开心,就像看到希望,北大荒精神也要通过你们传承并发扬下去。”
拓荒人老了,垦区更新了
“新时代垦荒青年队”的脚步也到了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那里现代农业的发展状态,让学生们看到了垦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观学习,队员们见到了农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种植的超大南瓜和葡萄番茄等植物,了解了农场如何引进并运用航天育种生物技术、4G物联网技术、信息化集成技术发展数字化农业。
“种管收三位一体完全机械化、多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在田间管理完全通过电脑操控,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迅速得难以想象,让人惊叹。”黄宇佳说。
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队员们通过观看先进的农田监控数据设备,体验了现代化农场中由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遥感系统RS为技术核心的“3S”系统及信息采集、智能化农机装备等应用。还通过图片、视频、成像系统等,了解了垦区农机发展历程及北大荒农业机械化进程。整洁新型的现代化农垦新城,水利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模式打破了大学生们对垦区的种种想象,彻底颠覆了他们对垦区农业的认识。
“我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体验现代农机装备不但让我对农业机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今后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很大帮助,让我对专业发展前景有了全新的了解。”黄宇佳告诉记者。
杨龙告诉记者,参与“新时代垦荒青年”实践团队的学生不仅实现了与“北大荒故事”亲密接触,收获了对北大荒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的深刻领悟,还带动垦区人提升了对自己所处地区精神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对北大荒精神的又一种继承与发扬。
大庆日报实习记者侯玉莹照片均由八一农大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