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裂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落枕用什么穴位耳聋怎么办通乳用什么穴位答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www.hhlsq.com/
针道窥径——经络之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拇指指端,沿手背外侧上行,前臂骨后缘,向上经手臂外后缘,从肩关节出,在肩胛部绕行,交会在大椎处,之后进入到锁骨上窝处,联络于心,经咽部食管,向下贯穿横膈,抵达到胃,属于小肠。有一条支脉经脸颊部,到达目外眦,回转过来到耳中。另一条支脉上行颧骨,经鼻旁,到达目内眦(见图2-27)。小肠经有19个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图2-27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示意图

1.少泽(SI1)井穴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见图2-28)。

①乳痈,乳汁少;②昏迷,热病;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少泽穴除了治疗昏迷热病以外,还治疗本经热证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和其他井穴不一样的是少泽可以治疗乳腺疾病,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这是个很有用的穴位。乳汁少可以加用合谷、膻中,通经下乳。如果乳汁拥堵在内而得了乳腺炎,可以少泽点刺放血,按摩乳房,可以消炎清火,通经下乳。大家也可以自己按摩,和少商穴一样,按摩少泽穴只能是用指甲掐。

图2-28少泽

2.后溪(SI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见图2-29)。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直刺0.5~l寸。后溪穴是小肠经最常用的一个穴位。首先它是输穴,治疗本经的疾病,小肠经经过眼、鼻、耳,所以后溪可以治疗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病。更重要的是它是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所以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用于落枕和急性腰扭伤。我经常使用它来治疗这两个病。扎上针,让病人活动,往往很快就缓解。这是治疗这种急性扭伤的关键。因为急性扭伤初期往往在局部治疗效果不好。我当住院医师时,曾经治疗一个我们本院医生,落枕,僵着脖子走进来。我刚刚刺入后溪穴,他立马就觉得颈部可以活动了。快速捻转行针,让他自己活动颈椎,好了大半。然后在颈部找痛点,找到一个扎上行针,疼痛消失后再找下一个,一次就好了。这里要提醒大家,落枕越早治越容易好,治好后要注意休息,当天不能低头干活或者看书看电脑什么的。急性腰扭伤也一样治疗,只不过患者往往没法自己活动,需要别人架着先活动。后溪还可以治疗中风后手指挛缩张不开,大家要是身边有脑梗脑出血的患者没有完全康复的,可以仔细观察,很多人都手握着张不开。这个症状可以后溪透合谷,或者合谷透后溪,当时都能够张开,拔了针可能又会握回去一些,但总是比之前要好些。

图2-28

3.养老(SI6)郄穴

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缘中(见图2-30)。

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酸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养老穴顾名思义可以养老,可以强身健体,主要是能够补充阳气,用灸法。它有个特殊的用途就是治疗视力减退、眼球充血。还有就是和后溪穴一样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用法类似,但是养老穴取穴比较特殊,要求手掌面向胸前,这个姿势比较奇特,所以我也很少扎养老穴来治疗急性扭伤。

图2-30养老

4.支正(SI7)络穴

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见图2-31)。

①头痛,项强,肘臂酸痛;②热病,癫狂;③疣症。

直刺或斜刺0.5~0.8寸。支正穴和腕骨穴一样也治疗头痛、颈椎痛、局部疼痛,它还有个特殊的治疗病症,就是疣症,这个古籍就有记载,现代也有临床报道,但是我从来没有用过,要是有扁平疣之类的可以自己按摩支正穴,可以看看有没有效果。

图2-31支正

5.肩贞(SI9)

臂内收,腋后纹头上l寸(见图2-32)。

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②瘰疬。

直刺l~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肩贞穴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对于三角肌后束、大圆肌损伤都有效果,我们也经常可以在这里找到明显的压痛点。

图2-32

6.天宗(SI11)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见图2-32)。

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②气喘。

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天宗穴也很常用,倒是不用在针灸,而是在按摩和火罐上,天宗很容易受凉,所以经常有人觉得天宗穴附近的肌肉酸胀不适,拔火罐可以看到颜色较深,拔完觉得浑身轻松。按摩也经常按揉这个区域,用于治疗肩背痛、颈椎病、肩周炎。

7.天容(SI17)

在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见图2-33)。

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头痛,颈项强痛。

直刺0.5~l寸。注意避开血管。天容穴实际上是个很生僻的穴位,临床应用较少。我用它主要是咳嗽哮喘。其来源是大学时听了一堂讲座,是著名的内经专家王洪图老教授讲到内经的临床应用,他和他夫人一起用天容穴治疗一个哮喘的病人。让我印象深刻,至今已二十多年,未曾忘却。自己后来行医多年在临床上使用,效果良好。对于咳嗽日久、哮喘的患者,我在多年的治疗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天容、天突、环状软骨处阿是穴为主穴,选用孔最、列缺、鱼际、风池、丰隆为配穴,中药以止嗽散或定喘汤为主方加减,屡见奇效。

图2-33

8.颧髎(SI18)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见图2-33)。

口眼歪斜,眼睑不自主跳动,齿痛,三叉神经痛。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颧髎穴临床上常用于面瘫和三叉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中支疼痛,基本都会选用这个穴位。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经常反复,西医大多是吃卡马西平,有部分疗效不佳,还有部分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副作用。所以很多人就来寻求针灸治疗。可以说,针灸局部治疗效果良好,寻找扳机点以及右三叉神经通路上进针,但是很容易反复。后来我发现从肢体远端取穴,泄三焦经、胃经、肝经的火,可以治疗一些顽固性的三叉神经痛。局部和远端取穴,联合使用,才容易稳定疗效,所以标本兼治才是正理。

9.听宫(SI19)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见图2-33)。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诸耳疾;②齿痛。

张口,直刺l~1.5寸。听宫穴主要用于治疗耳部疾病。听宫穴和下面要讲到的听会穴一样,要求张口取穴,这两个穴位作用相似,只要选一个就行,选哪个就看哪个穴位容易扎出感觉。这两个穴位一定要用1.5寸以上的针扎,扎不好的话,下面往往被骨头挡着。刺入1.5寸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胀痛感,有的病人形容就像一根棍子一样杵进去。不管耳鸣还是耳聋都需要选这个穴位。现在精神压力太大,很多年轻人得了突发性耳聋,我门诊有很多这样的病人,可是大多是西医治疗完了,没有疗效或者是效果不佳再来针灸治疗的。在这里,我要强调突发性耳聋一定要早期针灸治疗,过了一个月再针灸,效果就要差很多。有耳部疾患的可以经常自己按摩按摩这个穴位。

叮叮医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