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是生命的甘泉
最近读到一本新书,法国以马内利修女所著的《活着,为了什么?》(华宇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实际上这本书包括以马内利的两部著作:《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什么?》,分别出版于这位老修女93岁和95岁高龄之际。一位如此高龄的老人著书立说,并且针对人性古老的秘密以及全局性的世界问题发言,应该是值得一读的。
以马内利的生平也颇为传奇,尤其是后半生。20岁时正式宣誓为修女,其后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以马内利被派往土耳其、突尼斯和埃及教授文学。63岁时,在她即将退休之际,因目睹了开罗拾垃圾者的艰苦生活,受到召唤,以马内利决定生活在他们中间。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穷人服务的工作中,浑然不觉老之将至,直到88岁,被迫退休回到法国。
以马内利精力旺盛、个性刚烈。80岁时还忘情地跳到海里和孩子们一起游泳。在*府承诺的对贫民窟救济不能兑现时,她放言要带头去抢银行。一次以马内利搭乘一架从菲律宾起飞的飞机,发现竟是一架满载欧洲恋童癖“性旅游”归来的周末包机。一位体面高雅的妇女宣称,“我是去享受鲜嫩肉体的。”以马内利写道,“这大大超过了限度!如果当时我能找到一颗炸弹的话,我绝对会像从事自杀攻击的恐怖分子一样,炸掉这架飞机!”
回到这本书。前一部《活着,为了什么?》可理解为以马内利的精神自传。从少女时代开始,她就从帕斯卡的《沉思录》那里得到启迪。这部书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帕斯卡阅读的心得。对人性和终极问题有兴趣的人或可从中受益。但我认为,最值得一读的还是后一部《贫穷的富裕》,对我而言,最有启发性的是以马内利认为“人际关系是生命的甘泉”。以前,我从未听人这样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萨特的“他人是地狱”。完全相反的命题间,回荡着难以言尽的张力和意蕴。以马内利的“人际关系”和中国人说的以利害得失为衡量标准的功利性的人际关系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人的赤裸、拥抱存在。“慕斯塔法伯伯是我的一位伊斯兰教朋友,打一出生就是瞎子。在贫民窟,他每天坐在垃圾堆的一个箱子上。‘伯伯,你好吗?’他掉光了牙的下颌笑了开来。他以唱歌般的声调回答:‘感谢安拉!’我听着四周的声音,公鸡的啼叫、小孩的哭喊、汽车轰轰的引擎声、某个捡破烂的人的问候。我和在我四周欢唱的生命合而为一,我的心也随之齐声高唱。太阳让我温暖,清风让我凉爽,邻居给了我一些蚕豆,我什么都不缺。‘感谢安拉!’”
以马内利总结说,“他既不划地自限,也不封闭心灵,相反的,他与周围的一切建立了友好关系……”
她获得过各种可观的荣誉。针对这些,以马内利有着足够深入的反省,“……我难道不曾或多或少地通过慈善工作来实现我对权力的渴望?的确,慈善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而且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领域……为他人服务的目标让我得以经手数百万金钱、遇见最有权势的大人物、走遍世界各国……简而言之,它给了我自以为工作规模庞大、效力非凡的陶醉感。”
正是她的这种质疑,让她变成了赤裸之人,让我觉得有些东西是真实可信的。实际上,对自我的质疑和反省不断地出现在这两本书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以及收获的荣誉与成功。在以马内利看来,质疑不是一种否定,而是必要的超越。
efu-page
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