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裂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相思浅析影片的抒情手法与叙事结构,谈
TUhjnbcbe - 2023/7/26 20:18:00

《中国唱诗班》为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历经3载共创造出了5部优秀短篇动画。每部豆瓣评分都超过8分,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动漫的伟大崛起更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唱诗班》的第二集《相思》,在年获得了新光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和TSBDigicon6亚洲数码大赛中国区金奖。

《相思》讲述了清代嘉定才子王初桐少年时代与六娘青梅竹马,后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最终促使他们无缘相守的故事。六娘被迫嫁给了富家少爷,失去爱情的王初桐最终奋发图强考上了功名,最终他拿着六娘亲手绣成的红豆手绢离开了故乡。

影片以王维的名篇《相思》为依托,结合历史名人故事,搭配以纯手绘的画面,使得整个短片蕴含着浓郁的中国风,因而受到广大国漫爱好者的追捧。

影片中多处“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影片前后呼应,在视觉效果上非常的相得益彰,本文我就从影片的抒情手法、叙事结构以及影片所带来的人生思考向大家阐述该影片的魅力和价值意义所在。

01、“借物抒情”的大量使用,不仅加深了影片的内涵,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影片以王维的名篇《相思》贯穿前后,这首诗又题《江上赠李龟年》,本是写给好朋友的赠别诗。诗词中的“红豆”又名“相思子”,后人多把它当做相思情诗。寄托相思情怀的佳作,这让观众一眼便知这是一部爱情片。

此外,影片中还有多处“借物抒情”的大量运用,下面我就一一向大家解读。

①“红豆”的频繁出现,正是桐儿与六娘寄托相思的物件

影片开头是中年时期的王初桐独自走在街前看到摊位上摆着一枚红豆簪子,当他拿起簪子便回忆起年少时与六娘青梅竹马的故事。此处红豆的出现点明主题,红豆寄相思的背后其实是他少年时的梦,即便多年后仍然记忆尤深。观众看到此处不免会跟随主人翁展开联想,从而加紧了追影的步伐,更是将少年时代的青春朦胧映入眼帘。

桐儿在厨房里发现了红豆,他心头一动跑去和六娘分享,六娘问他是什么稀罕物,桐儿则一本正经的表示红豆乃是寄托相思的意思。当六娘要求他背诵整首诗,桐儿却忘记了末尾的三个字“最相思”。这其实也是红豆的最高寓意,它不仅代表着相思之情,也寓意桐儿和六娘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朦胧感情。

桐儿放学,六娘叫住他要给他回礼,拿出来的正是一碗红豆粥。后面桐儿母亲也曾为他煮过红豆粥,桐儿见了不由得的呆了一会,这里红豆变做红豆粥,正是寓意六娘对桐儿情感的回应。

六娘出嫁前亲手绣了一幅红豆手帕赠予桐儿,这幅红豆图正是影片中出现过的场景,那株红豆树从绿到红,时光匆匆,桐儿曾经给过六娘的一颗红豆,六娘最终以自己的一滴血还了回去。这里不仅是红豆寄相思的高潮也是红豆落地的最终结局,暗示着他们终将错过无缘相守。

红豆的频繁出现,正是导演的精心设计,每一处都能见到相思的痕迹,无论是最开始的相思甜还是最终的相思苦,对于桐儿和六娘来说都是他们曾经共同拥有过的美好回忆。

②“雨景”贯穿整部影片,不仅是悲剧的暗示,更兼有无可奈何的情愫

影片开端中年时期的桐儿在暗黑的光线下撑出了一把鲜红的雨伞,在那一霎那仿佛一颗红豆映入眼帘,慢慢的周围的街景都明朗起来,天空中仍是下着细雨。一边是喜悦一边却是悲凉,两处对比,人物的心境与内心感受不言而喻。

幼年的桐儿送六娘的红豆时一样下着雨,桐儿的脚步却飞快,当他与六娘分享红豆的时候,喜悦之情发自内心,那是他们幼年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影片中剧情的高潮所在。

长大后的桐儿与六娘在街上相遇,他们各自撑着伞却只能相视一笑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此时的雨就像王母娘娘手中的金簪只一划就将他们分隔两处,这时的雨景不仅凄凉更暗含他们的悲剧结局。

桐儿在书房里看书,暴雨前的炎热终于在一声霹雳中倾向大地,桐儿伴随着炮竹声迎了出去。他还没来得及表达心意,六娘却要出嫁了,他慌忙跑到六娘家的后门那个曾经分享红豆的地方,只见大门紧闭,桐儿伸出手却不敢敲门。

这时的天空不再是细雨蒙蒙,注定是一场漂泊大雨,这里暗示着他们彼此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无奈,更兼有那想得而不可得的愤怒。

③“梨”与“离”,暗含主人翁无缘相守,终成遗憾的心境

影片中卖梨的场景一共出现过两次,这两次不仅代表着他们的日渐疏远,更是他们感情走向悲剧的真实写照。

“梨”的第一次出现,是桐儿与六娘在街上相遇,他们彼此无言只是相视一笑便擦肩而过,寂静的空气中街上传来卖梨的声音。此处的“梨”便是分“离”,暗含他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从小时候的谈笑风声到如今的默默无言,情感格调注定他们终将分离。

“梨”的第二次出现,是桐儿得知六娘出嫁的消息,当他慌忙转将六娘家的后门,因为慌不择路便撞到了一个卖梨的摊前,这时候卖梨的主人嘴里正高喊着卖梨。此处的“梨”即是别“离”,暗含他们从此无缘,只得天各一方。

④“对联”的三次更换,三次蜕变,暗含主人翁的最终走向

六娘家的对联在影片中被更换了三次,暗含主人翁从幼年—成年—分离的人生历程,以中国式创作手法将对联这一元素充分的运用在时光的变化之上。

第一次六娘家对联的出现,是桐儿送红豆与六娘分享,这时正是他们快乐的童年时光。第二次出现是六娘上街偶遇桐儿又失望回家,这时候他们已经长大,因为身份不同男女有别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相伴一处。第三次出现便是六娘出嫁,这预示着他们终将分离,再无相守的可能。

这三处对联的更换,不仅推进了时光的进程,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虽然是极致细微的描写,却是影片中亮丽的伏笔,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2、倒叙的叙事结构,诠释回忆的美好正是当下的悲伤,以回忆做线牵动前程往事,为影片埋下伏笔的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影片从中年的桐儿上街巧遇红豆簪子为起点,然后慢慢将镜头拉到幼年时光,从而展开他与六娘青梅竹马却无缘相守的悲凉爱情故事。

倒叙的叙事结构在影片中被完美呈现,这种叙事手法结合了主人翁的现状和过去,让观众在一起就知道这其实一部悲剧,同时牵动观众积极展开思考的同时更能发人深省。

①倒叙手法:以回忆作序,以青春作伴,以悲剧作结,当初有多快乐日后便有多悲伤

影片以回忆开篇,一位年过中旬的才子在琳琅满目的首饰中只一眼便相中了红豆簪子,不是簪子特别,而是簪子上的红豆特别,所以当他拿起便不想放下,转而回忆起往事,勾画出“红豆寄相思”的青春往事。

每观此处不觉心头一颤,谁不曾青春年少,但是红豆一物,却是可遇不可求,“此物最相思”便是红豆的价值所在。

回忆的序中,桐儿把红豆与六娘分享,极认真的对六娘说红豆是寄托相思的物件,却没能将王维的《相思》一字不落的背完。这里的不背完其实是导演的安排,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所以即使桐儿不背完,我们仍能在心里说出“最相思”。但那时的桐儿和六娘正是童年时期,他们朦胧的感情不掺杂任何男女私情,只是简单的玩的好,聊的来。

转眼已到青春时光,桐儿发奋读书,六娘待字闺中。此时的“最相思”已经跃然于红豆之上,红豆寄相思,相思有谁知,桐儿与六娘的情感此时便是从懵懂到晦涩。

影片的结局正是当下桐儿孤独中手握红豆金簪的写照,越到最后悲伤的气氛越是浓重,因为它已经慢慢回归现实,所以才有了一人一伞一驻足的情景。

能将情感体现的如此婉转,得益于倒叙的写作手法,让我们在层层剥茧之后幡然醒悟,当下的悲伤正是往日喜剧的落幕。

影片用最微妙的表达方式将一对青春男女的情感表达的如此朦胧却又不觉突兀,以主人翁的当下开头以不曾忘记的美好作结。那些青春往事就像万花筒一般,让我们在体会名人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理解了王维诗《相思》的独特魅力。

②影片深意:一把红伞、一颗红豆、一滴血泪,当悲伤逆流成河,却是快乐幸福更多

影片中的桐儿一直打着一把鲜红的油纸伞,这把伞跟了他许多年从来不曾更换过,其实这正是桐儿的痴心所在。即便门第不同,他们最终有缘无份,但是一直以来他都深深的将六娘放在心里。

桐儿给六娘一颗红豆,六娘还桐儿一碗红豆粥。他们实则有情但却无法相守,所以当六娘离去终于用血泪还了桐儿一颗红豆。这颗红豆被绣在手帕上,当桐儿拿到它时即代表着他们最终台各一方,也代表着彼此的感情依旧如初。

虽然影片以悲剧收场,但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却并未因此消散,所以说即便当下悲伤成河,却也是幸福快乐更多,曾遗憾他们未能相守,但坚信他们不曾忘记彼此。

导演将影片的深意埋藏的如此细腻柔软,正是不想因为人为塑造让他们的形象生硬起来,试着思考如果文章不以回忆开篇而是直接了当的介绍,那么对于主人翁当下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就一定很难到达如此完美的效果。

“年少多情是常事,当下守情非易事”,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在这部影片中让我们体会的如此之深,感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如此“完美”的爱情故事。

03、影片的寓意深刻,传统的婚姻制度与爱情的不自由,正是我们对爱情与婚姻的重点思考

影片桐儿与六娘的悲剧结局是传统婚姻制度的结果,因为桐儿出身贫寒又无功名在身,六娘家庭富裕从小养尊处优,强大的对比之下已经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门第之见古来就有,六娘最终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嫁给了富家少爷,与桐儿终成陌路。结合影片,我们不妨多加思考,谈谈在传统婚姻制度下对爱情与婚姻的几点思考。

①婚姻的约束与自由,不只是时代问题,影片告诉我们美好的爱情需要彼此珍惜

影片中桐儿闻得六娘要出嫁的消息,他急忙赶至后门,奈何他不敢敲门只能抱着头在檐下痛哭,六娘知道等不来桐儿也在门的另一边暗自垂泪,其实他们就一墙之隔,但是却被迫分离。一墙之隔是他们无法跨越的沟壑,因为婚姻不单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那个的社会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在观看,一道门隔住了他们的情感也从此各自关上了心门。

即便年少有情,各自有意,但仍然敌不过门户之见,这不仅仅是桐儿与六娘的悲剧更是时代之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有人说桐儿如果主动一点,勇敢的向六娘表达心意说不定他们就可以在一起,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其后的结局,但是如果能做到尽力而为,起码日后也不会心存遗憾。

然而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限制了年轻人对自己婚姻的自主权。早在《大清律例.户律.婚姻.男女婚姻》中,就明确赋予了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因此,即便桐儿有勇气和决心,他与六娘依旧无法相守,在国法与家法共同的约束之下,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我们摒弃传统婚姻制度的不公之时,又是否做到了珍惜当下的婚姻自由,对比之下,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与民主,这也是影片给予我们的思考与感悟。

②坚守爱的初心,彼此真诚相待,是爱情最好的表达方式

影片中桐儿与六娘的感情虽然没有开花结果,但是遗憾背后更是深深的慰藉,多年以后那个曾经深爱过的男子依旧将自己心系于心,更是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动与震撼。

桐儿带着六娘留给他的红豆手绢远走故乡,在多年后仍然深深的将六娘放在心尖,这时候可能不一定是单纯的爱,更是对曾经爱过的人一种尊重,即便错过仍然是自己爱过的那么即使光阴飞逝一个守情的人怎么可能做到彻底忘怀。

桐儿对于六娘虽然缺乏勇气,而今桐儿官至京师,经历过岁月磨练,但是他从来没有失去初心,即便多年以后他的心头仍然有六娘。看到这里不免为六娘感到高兴,他们虽然未曾相守心却始终相依。

很多人对于感情的判断都很粗鄙,但真情其实未必需要相守,更在于真心相待。因为真爱更多的是美好的祝愿,即便无缘相守但是面对曾经喜欢过的人,心里也会永远记着当初的那份美好。

③最好的爱情,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桐儿与六娘的爱情故事结局很苦过程却很甜,在他们可以相守的时候都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和决心。所以当他们即便分别多年,桐儿依旧记得六娘的好,记得他们当初“红豆寄相思”的真情。

桐儿的一颗红豆,六娘的一碗红豆粥,都代表着他们对彼此的心意,这份心意里不只有真情也有满满地祝福。六娘出嫁前送给桐儿的红豆手帕陪伴着桐儿远走故乡,这份陪伴最终伴随着桐儿在京为官,造福百姓。可以说桐儿是幸福的,因为六娘给了他满满的祝福,六娘也是幸福的,因为多年以后桐儿依旧深深的记着她。

寻寻觅觅中我们都想遇到对的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彼此珍惜。即便我们无法拥有像桐儿与六娘那样真挚的感情,但至少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每一份感情,也许它就是对的,因为有的时候错过就是一辈子。

总结:

《相思》以历史人物为题材,以借物抒情为线,结合诗词意境,带给我们朦胧的美好爱情,短篇虽短,俱是精华。影片的中国风更是将中国漫画推向世界,让更多人在感受中国漫画的进步之余更被深深的文化内涵所熏陶。

影片中的爱情美好而深刻,让我们共同感知中国漫画的崛起,衷心希望它可以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思浅析影片的抒情手法与叙事结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