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头条:塞班岛上遗留的战争痕迹
杨富生
二条:我与河南思客的结缘之旅
刘豫东
三条:海上寻仙记
锦瑟
本期导读
在南太平洋上有两个美丽的小岛,大的叫塞班岛,与它相邻的小的叫天宁岛。这两个小岛原是日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攻占后便成了美国的地盘。
如今这里成了旅游胜地,笔者在塞班旅游时,饱览了小岛的秀丽风景,领略了在太平洋上乘快艇钓鱼的特殊感受,体验了海上浮潜的美好感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塞班的景区里,处处透着战争的痕迹与气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大事件:年12月7日这一天,日*神风突击队偷袭了珍珠港及其邻近的美*机场,炸沉、重伤美*舰艇40余艘,飞机多架,造成美*多人死伤。如此显著的“战果”是极其罕见的,大大超出了日*首脑的设想。这次的损失使美国海*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荡然无存。这次偷袭的策划者是日本的海*大将山本五十六,而偷袭行动的前线总指挥是日本海*的南云中一中将,南云中将的指挥部就设在塞班岛上。
日本人的这次偷袭令美国人痛心疾首,他们在把这一天定为美国的国耻日并正式对日本宣战的同时,又经过半年多的恢复和准备,在太平洋上向日*发起了全面反攻,反攻的首要目标就是塞班、天宁二岛。
天宁岛上日*驻兵不多,美*只用了一个连的兵力就把天宁岛占领了。美*接着在进攻塞班岛时遭遇到了日*的顽强抵抗。后来美*用水陆两用坦克登陆成功,最后以付出伤亡人的代价占领了塞班岛。南云中将的指挥部也被摧毁,变成了现在供人参观的残垣断壁,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惨烈。
当我站在建筑十分牢固并已被摧毁的指挥部跟前时,我在想:那么厚的钢筋水泥结构建筑硬是被摧毁了,多大威力的炮火或多大破坏力的炸药才能完成!战争的破坏力令人无法想象。为了取得胜利,再坚固的工事也要摧毁,再顽固的敌人也要消灭!这就是战争!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
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名为“小男孩”和“胖子”的两颗原子弹。美国为什么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因为美国人发现,当他们对日本大举反攻的时候,战争越接近日本本土,日*的抵抗越顽强,美*付出的代价也越高。他们打塞班伤亡了人,打琉璜岛伤亡了人,打冲绳伤亡了10人,伤亡人数的成倍增长迫使美国当局不得不考虑继续打下去的后果。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要想全部占领日本本土,美国还得再付出万*队的伤亡。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尽快结束。为了早日打垮日本法西斯,美国人决定使用原子弹。
原子弹只能用轰炸机搭载并投到地面。为此,轰炸机只能在离日本本土较近的地方起飞,否则超载的轰炸机就无法飞到日本上空,并安全返航。这样一来,天宁岛就成了原子弹启运的理想所在。于是美国人在天宁岛上修了一条供轰炸机起飞的跑道,挖好了把原子弹储藏并隐蔽起来的深井,设计并安装好了把原子弹挂上轰炸机的配套装置,最终成功地将原子弹丢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成功爆炸,彻底震慑了日本法西斯反动当局。就在两颗原子弹丢到日本后的第6天,日本便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当我来到天宁岛,亲眼看到两颗原子弹的储藏处及轰炸机的跑道时,我在思考着一个严肃的问题:当时美国该不该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人们自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去塞班旅游,还有几个令人印象颇深的二战遗迹:
美*攻打塞班岛时水陆两用坦克抢滩登陆的地方。站在那里的海滩上,望着眼前的海面,可以想象当年美*冒着日*的枪林弹雨抢滩登陆的情景。
当年美*攻占塞班岛后,眼看大势已去而又誓不投降的日*及随*人员(含家属)共有余人,在海边的一处悬崖边上集体跳海自杀的地方。后来有日本的右翼势力在那里立了一个挺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忠*”两个大字。来这里旅游的中国及韩国的游客,对日本人的这一行为不屑一顾,往那个石碑上吐口水、抹鼻涕、粘口香糖等,弄得景区当局很难处理。
坐在潜水艇里看海底世界。游客透过窗口可以看到大量的海底珊瑚和各种不同颜色、奇形怪状的海底鱼类。还可以看到二战中被击落的美*飞机的残骸,还有一艘被击沉的日本的疑似航空母舰的残骸。我们坐着潜水游艇沿着那个庞然大物的残骸走了好长时间。
观看历史上战争的遗迹,目的是要人们不忘记过去的战争。而现实又在提醒人们,对未来的战争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思想上的准备。在游塞班时,导游会如实地介绍塞班、天宁这两个小岛在*事上的作用是什么。比如导游介绍说:天宁岛是美*的训练基地。因为它位于美国的边远地区,当局不想花大力气开发它,它属于贫穷落后地区。他们把它作为训练基地,是要让美*官兵在这里接受艰苦环境的训练,特别要让海*陆战队在这里接受登陆及陆战训练。
站在塞班岛上,导游指着海面上的三艘拉开一定距离停放的大船说,那是美国海*第七舰队的补给船。这就是说,塞班岛是美国海*的补给基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两个小岛处在美国太平洋势力的前沿,它们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的游客,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在去塞班岛游玩时,头脑中关于战争的这根弦似乎不能放松。
杨富生,出生于豫南某地农村。退休前为驻马店市人民银行和金融工会主席。发表过大量新闻作品。
本文作者杨富生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吕佩义 胡耀桢 王银玲
庄凤娟 刘文玉 陈 旭
王立国
统
筹 杨海燕
本期编辑 王睿鹏
指导单位 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杨富生的相关文章●欧洲印象
●抓知了猴
杨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