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双侧腕管综合征”患医院骨科三病区微创团队门诊。
患者范某某,女,61岁,双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半年,经理疗、镇痛、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效果差,劳累后加重,夜间明显,经常因手麻醒来。入院后经过详细查体及肌电图检查,考虑双侧腕管综合征。
可以看到大鱼际肌萎缩(箭头所示),手掌不饱满。
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对老百姓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医学词汇。但提到“鼠标手”,大家便一目了然了。这是一种是腕部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在行走到腕部“隧道”—腕管的时候遭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绝大多数患友是因为各种原因(外伤、骨折、劳累等)导致腕横韧带增厚或局部肿物的卡压。早期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腕前部疼痛及手部麻木无力,常见于正中神经分布的拇指、示指、中指区域(如下图所示),夜间症状明显,疼痛可以像上传到达到前臂,甚至肩部。到中后期也会表现为患手精细动作,如捏硬币、扣纽扣等活动的灵活性下降,严重者甚至大鱼际肌肉萎缩,表现为“猿形手”。
入院后经过仔细查体、精准研判,考虑患者诊断是双侧腕管综合征(中期),由于常年手腕部劳动导致腕横韧带增厚,使得腕管容积缩小,卡压正中神经所致。为患者制定精细的治疗方案,在臂丛麻醉下行内镜下正中神经探查、腕横韧带切除解压术。
镜下可以看到,正中神经(橙色箭头)被增生的腕横韧带卡压(红色箭头)。
术中将腕横韧带部分切除,解除了正中神经卡压。
术后患者右手麻木明显好转,感觉恢复,手指抓握有力,右手腕活动无任何受限,患者表示非常满意,认准了骨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技术,并决定恢复2周后即来住院,治疗左手的腕管综合征。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躺枪”呢?
研究发现,患病者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双侧发病者高达30%,女性腕部更细,正中神经更容易被压迫而发病。多用手部动作劳损病史者高发,比如键盘、方向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常见的"腕管杀手",还有如家庭主妇、音乐家、建筑师、装配工、修理员、程序员、银行职员等靠手腕活动的劳动者也有较高发病率。再比如孕妇、甲状腺功能失调、糖尿病、类风湿病或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肌腱滑膜增厚,更容易造成腕管狭窄而发病。
“腕管”是前臂进入腕部的重要通道,长约5cm,相对笔直,内有肌腱及神经通过,有腕横韧带包绕,各种原因导致腕管的狭窄,压迫其中的正中神经引起症状。我们正式利用腕管笔直的结构与内镜结构匹配,小切口(0.7cm),解除神经压迫,最大程度保护对周围组织,手术时间短(20分钟),出血少(小于5ml),术后恢复快,避免了手术中周围血管及肌腱的损伤等并发症。
腕管综合征患者因为手部皮肤麻木、手指活动不灵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双侧手患病者。对于早期症状明显的患者,往往是要通过支具固定、局部理疗、局部封闭治疗等保守治疗,但病情反复,花费巨大,效果不佳,病情加重,最后不可避免手术治疗。传统"开刀手术"切口长7—8cm,需要解剖整个腕部,血管神经损伤风险大,术后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影响腕关节及手指活动,不易被老百姓接受。
医院骨科三病区微创外科团队,经过潜心钻研,别具一格,应用微创内镜技术行内镜下正中神经探查、腕部卡压松解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它特别适用于早中期腕管综合征患者。
我们将始终坚持“无微不至,团结创新”的科训,继续钻坚研微,不断推陈出新,秉承“微创”理念,继续学习新的微创手术技术,为广大晋城市人民解决更多病痛。
欢迎广大患友来电垂询或门诊就诊。
医院脊柱微创外科门诊:
尹利强副院长周二全天
(手机:)
聂新富主任医师周一全天、周三全天
(手机:)
张建主治医师周四全天
(手机:)
李阳医师周五全天
(手机:)
骨科三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