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看完只需这首歌的时间
栏目介绍
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是《*帝内经》中的医家经典。意思是上乘的医术在疾病尚未发生的时候就通过方法来预防管理,而不是在疾病已经发生后再去治疗。
年医院团队特邀: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孙伯青教授。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市民传授中医药健康知识。
孙伯青
主任中医师
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文化巡讲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急症、科普、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擅长心脑血管病、内伤杂症的中医药诊治及体质调理。
护肝除湿——今日雨水
2月18日(周四)雨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有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日渐增多;二是降水形式上,雪少雨多了。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逐渐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假如立春尚有冬之余威,雨水节气则是让人真正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雨水节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大家出门还是要带上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中医认为:《*帝内经》说“春主肝”,春天是肝气生发的季节,如果生发过了会化火;而生发不畅,郁在体内也会化火。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肝木克脾土,这都会影响脾胃功能。同时“湿邪困脾”,随着春雨的逐渐增多,湿气加重,它会阻滞脾胃的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体内的水湿。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脾既怕湿,也怕寒,因为寒气会损伤脾阳,不利于脾运化水湿;而湿气又会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形成恶性循环。在春天,我们的脾胃经常容易出现问题,有拉肚子的、不想吃饭的、吃了胀气的。细想想,原来是春天来了,这时候可是最需要通过舒畅肝木之气,以调养护理脾胃功能的季节。
行气助运,揉揉肚子
揉腹功:即用手(手指、手掌、拳头皆可)来回揉擦或搓腹部,站着、躺着都可以施行。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晚上睡觉前。每次先用右手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使五脏六腑常壮无恙。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现代医学证实:揉腹有强壮脾、胃、肠和腹壁肌,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和减肥作用,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溃疡、周期性失眠、遗精、心血管病等疾患的功效。至于揉腹次数可因人而异,但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等则不宜施行。
疏肝理气,按按太冲
按太冲:点按双脚脚背上的太冲穴,力度以稍感酸胀微痛为宜,时间约2~3分钟。方法是顺着足背第一、二趾的夹缝向上移压,找到两个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就是太冲穴。这个穴位置较深,用掐揉的方法,才能按压到,直到不痛为止。
太冲穴是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可以治疗肝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及其脏腑属络的病症。如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胁痛腹胀、女子月经不调等。具有舒缓情绪的作用,尤其是在情绪不好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按揉一下双侧的太冲穴,能够达到很好的舒缓作用。按压太冲方法非常简便,心理抑郁、焦虑情绪、忧虑难解的人,整个动作做完后就会感觉气顺了很多。但也要注意,若按的时间太长,或者按压过重,可能会使局部皮下淤血,严重的还会造成附近骨骼挫裂伤。
清肝降火,品品花茶
菊茉茶:取杭菊花3克,茉莉花3克,枸杞4-5粒。以开水冲泡闷盖5~10分钟即可饮用。也可以加少量的蜂蜜或木糖醇调味。
春天不能忘了养肝、护肝、清肝。清肝降火的杭菊花,配以清虚火、去寒积、理气解郁的茉莉花,一凉一温,性质平和,可以很好的养肝去火、舒解肝郁,佐以枸杞、蜂蜜其效更佳。肝气舒畅了,脾胃自然不会受罪。菊茉茶中富含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易被氧化,使保健作用有所下降,菊花、茉莉茶要现泡现饮,不宜久放。菊茉茶还应尽量温服,雨水节气过后,虽然容易出现上火症状,但轻易饮用凉茶,可导致虚火更加旺盛,还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
化浊防疫,闻闻香囊
佩香囊:藿香10g、苍术10g、白芷10g、草果10g、菖蒲10g、艾叶10g、冰片5g,共研细末,制成香囊,佩挂胸前(国医大师周仲瑛防疫香囊方)。
香囊属于中医外治范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将多种具有芳香、化浊、避疫功效的中药,研成细末或制粗散,装入缝制好的小囊袋中,通过口鼻吸入和皮肤、经络吸收中药的气味而发挥芳香辟秽、醒脾提神、防御疾病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防疫香囊里中药挥发的气味,通过口腔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环而遍布全身,调节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香囊可随身佩带或放置在居室内、车内、包中,注意防水、防潮,保持干燥,10~15天左右更换一次药粉。禁内服,孕妇慎用。
养生之食,尝尝五谷
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水稻为五谷之首,加工后就是大米;小米、玉米营养价值很高;高粱自古就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美誉;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制作多种食物;豆子种类较多,营养也很丰富。五谷主生发,大部分属于甘味,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种子食物是最适合春天的植物性食物。《*帝内经》讲得很清楚,“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谷杂粮才是养生、养命的根本,自古以来被当做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食。
例如五谷之一的小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是春天理想的滋补佳品。同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铁量比大米高1倍,维生素B1比大米高1.5~3.5倍、维生素B2高1倍,而纤维素更比大米高出2~7倍。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有“米油赛参汤”之说。
祛湿护阳,试试艾叶
艾叶泡脚:取艾叶50g加水ml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5分钟,放凉至40℃左右,泡脚15~30分钟,以晚饭后休息1小时泡脚为宜。
雨水时节“风、寒、湿”当道,所谓“寒从足下生”、“湿性重浊”,艾叶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春天泡脚,升阳固托”,用于防病保健正当时。家中也可常备艾条,艾灸涌泉、足三里、神阙、关元、天枢等穴位,有健脾益气、护阳强身的功效。若家有风湿疾病患者的,也可经常点燃艾草熏,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能够防寒祛湿活络。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时间、水温和足浴药;孕妇不宜艾熏、艾灸;艾灸时掌握好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选取适当穴位,以免适得其反,影响身体健康。
雨水养生还要牢记这六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雨水时节天气变化多端,空气相对湿润而不燥热,正是保健养生的好时机。雨水调养侧重于护肝健脾、养阳除湿,对于身体健康可获事半功倍之效。
●假日相逢,饮食有节:雨水值逢正月,亲朋相聚,少不了饮酒宴请,为健康着想,劝君少饮酒,最好不饮酒;多吃蔬菜少油腻,饭后零食不贪嘴,生冷饮食要避免。
●提防寒湿,适当春捂:雨水时节,早春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容易使人体遭遇寒邪和湿邪的侵袭,适当“春捂”保暖很重要,增减衣被要及时。
●活动锻炼,利除春困:“春困”除了由于天气温度变化,关键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容易产生困乏感。所以多运动锻炼会使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让人神清气爽。
●搞好卫生,预防疾病:雨水过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易随风传播,春季传染病常易出现。每个人都应做好卫生工作,注意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舒畅情绪,疏通气机:雨水节气,当顺应春季万物生发向上的趋势,尽可能保持情绪舒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及时释放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并辅以经络拍打、经络操等方式以疏通经络、调畅气机。
●脾胃四怕,生冷撑气: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而且脾胃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脾胃调养重在顺应自然变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态平和。
责任编辑:夏艳婷
编辑:孟骁
文字供稿:孙伯青
欢迎给孙教授留言今天的对您的健康是否有帮助?
如果您有相关中医养生问题需要咨询,欢迎通过下方写留言按钮告诉我们,我们将对热点提问进行解答。
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